[发明专利]硫磺回收与烷基化废酸联合处理清洁生产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8949.8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1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陶德宏;刘丽新;花序;李昕益;吕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葫芦岛设计院;江苏澄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76 | 分类号: | C01B17/76;C01B17/04;B01D53/14;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曹成俊 |
地址: | 125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磺 回收 烷基化 联合 处理 清洁 生产工艺 装置 | ||
1.一种硫磺回收与烷基化废酸联合处理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克劳斯法废气焚烧:将经过克劳斯法两级或三级转化吸收后的尾气不经进一步处理直接送往焚烧炉进行过量空气氛围下的充分高温焚烧,使其中所含的硫完全转化为SO2,生成焚烧尾气;
2)双氧水脱硫制酸:上一步骤生成的尾气经过降温除尘除雾处理,送入双氧水吸收塔,以含双氧水的循环洗涤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稀硫酸副产品和二氧化硫含量降低的尾气;
3)废酸裂解前预处理:将上一步骤中产生的稀硫酸加入烷基化装置送来的废硫酸中,生成粘度降低并且硫酸总量得到补充的混合酸液;
4)废酸雾化裂解:将上一步骤产生的混合酸液送入裂解炉,通过喷嘴雾化,雾化液滴在裂解炉内经过高温裂解,生成裂解炉气,裂解炉气送往吸收塔生成浓硫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磺回收与烷基化废酸联合处理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克劳斯法废气焚烧产生的焚烧尾气中,SO2含量为300-500mg/N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磺回收与烷基化废酸联合处理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双氧水脱硫制酸步骤中产生的尾气中SO2的含量优选降低至20mg/Nm3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磺回收与烷基化废酸联合处理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尾气降温除尘除雾处理包括采用降温设备将烟气温度降至300℃以下,采用洗涤塔除尘,最后采用除雾器脱除水雾沫完成烟气预处理,预处理完成后烟气温度进一步降低至40℃以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硫磺回收与烷基化废酸联合处理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用降温设备采用余热锅炉、表面冷却器、风冷换热器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形式;预处理洗涤塔、除雾器可采用单独设置或一体化设置形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磺回收与烷基化废酸联合处理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脱硫用双氧水循环洗涤液循环2-10次,所得稀硫酸浓度为6%-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磺回收与烷基化废酸联合处理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废酸裂解前预处理包括将稀硫酸加入废酸中降低废酸粘度,经过过滤除杂得到澄清酸液,然后送入裂解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磺回收与烷基化废酸联合处理清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废酸雾化裂解除包括将经过预处理的混合废酸液进行雾化高温焚烧外,还包括向裂解炉中喷入一定量的雾化液硫作为补充。
9.一种用于硫磺回收与烷基化废酸联合处理清洁生产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克劳斯法废气处理、双氧水脱硫制酸及废酸处理三部分,其中克劳斯法废气处理部分包括焚烧炉、降温设备、洗涤塔、除雾器,除雾器得到的清洁低温废气送往双氧水脱硫制酸部分;双氧水脱硫制酸部分包括双氧水槽、双氧水泵、脱硫塔及循环脱硫泵,其中脱硫塔接收克劳斯法废气处理部分送来的含硫废气经双氧水槽送来的脱硫洗涤液吸收硫含量,循环脱硫泵负责脱硫洗涤液的循环,产生的稀硫酸送往废酸处理部分,剩余尾气排空;废酸处理部分包括酸混合装置、裂解炉及转化吸收装置,其中酸混合装置接收双氧水脱硫制酸部分送来的稀酸和烷基化装置送来的废酸并混合,形成粘度和杂质含量得到调节的混合酸液,混合酸液送往裂解炉雾化裂解,得到的炉气送往转化吸收装置形成浓硫酸,尾气排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硫磺回收与烷基化废酸联合处理清洁生产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酸混合装置与裂解炉之间还进一步包括过滤装置以过滤除去混合酸液中所含的杂质形成澄清的混合酸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葫芦岛设计院;江苏澄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葫芦岛设计院;江苏澄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89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