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逆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9310.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7/00;H01R13/502;H01R13/52;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林媛媛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逆变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在其体积有限的情况能够增加输出接口面积的车载逆变器。
背景技术
车载逆变器(电源转换器、Power Inverter)能够将DC12V直流电转换为和市电相同的AC220V或110V交流电,供一般电器使用。车载逆变器通过点烟器输出,作为在移动中使用的直流变交流的转换器,是一种常备的车用汽车电子装具用品。
由于车载逆变器的使用受到车载环境的很大限制,其结构形式主要有针对平放使用的立方体造型和针对车内水杯架使用的水杯造型两种形式,配备强电插孔(含各国标准)、USB插孔、12V点烟器接口(不限数量)等多种输出接口。车载逆变器的各种接口一般采用平铺布局,占用面积较大,且容易产生积灰和进水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增加防尘盖,一是起到防尘作用;二是隐藏形状不一的接口,使外观美观。但是使用时,防尘盖打开后,防尘盖没有用处,显得多余,甚至会遮挡旁边的空间,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具有崭新结构形式的车载逆变器,占用体积小、使用方便且外观美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包括主体和盖体,所述主体包括用于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输出接口的主体接口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通过一导电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盖体包括用于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输出接口的盖体接口表面,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主体上时,所述盖体接口表面和所述主体接口表面相对以互相遮蔽,避免所述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裸露。
上述的车载逆变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接口表面和所述盖体接口表面的大小和形状相一致。
上述的车载逆变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具有侧接口表面,所述侧接口表面包括设置至少一个第三输出接口。
上述的车载逆变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第二输出接口、第三输出接口包括插座插孔、USB接口和/或点烟器接口。
上述的车载逆变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连接结构和所述主体之间具有第一可拆卸接口,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通过所述第一可拆卸接口电连接或分离。
上述的车载逆变器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盖体接口表面和所述主体接口表面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互定位且固定。
上述的车载逆变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盖体,以使所述盖体接口表面和所述主体接口表面相互吸附固定。
上述的车载逆变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卡接限位部,所述盖体接口表面和所述主体接口表面通过所述卡接限位部相互卡接定位连接。
上述的车载逆变器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输入线端,所述输入线端与一点烟器接口、一交流电接口、一电瓶夹或一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接。
上述的车载逆变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线端与所述主体之间具有第二可拆卸接口,所述输入线端通过所述第二可拆卸接口与所述主体连接或分离。
上述的车载逆变器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接口表面还包括LED灯。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的主体和盖体通过线缆结构连接,使一部分输出接口可以设置于保护盖体,不仅美观、防尘,而且在产品截面积受限制的情况下更充分利用了高度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主体和盖体相对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主体和盖体相对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主体和盖体相对盖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盖体零件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的第三实施例的主体和盖体相对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的第四实施例的主体与盖体和输入端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的第四实施例的主体与盖体和输入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的导电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的导电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车载逆变器的导电连接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车载逆变器
100 主体
110 主体接口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9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手抖的固定架
- 下一篇:一种正中神经损伤代偿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