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开式循环水系统的凝汽器清洗装置及清洗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9437.3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1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昊煜;蒋寻寒;阮圣奇;吴仲;邵飞;王松浩;胡中强;陈开峰;陈裕;蒋怀锋;任磊;宋勇;吴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1/12 | 分类号: | F28G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循环 水系 凝汽器 清洗 装置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火电或核电机组中汽轮机凝汽器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凝汽器清洗的重要性:汽轮机背压是影响机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负荷、环境温度、凝汽器运行状况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背压偏离设计值。机组投产后,冷端设备如凝汽器、冷却塔等,由于维护、运行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换热面不断结垢,换热性能逐渐衰退,往往低于设计要求,造成机组经济性下降严重,例如一台负荷率为90%、年运转5500h、功率为680MW的机组,凝汽器结垢达到0.5mm厚的时候,会使发电时的用煤损耗不断升高,每年的耗煤量将增加3万余吨,若将煤价按500元1t计算,其增加的成本为1800多万元。假如水垢的厚度达到1mm的时候,煤量的耗损就可以达到50000t左右,发电出力下降10%左右。因此凝汽器的清洁率决定着汽轮机背压,从而决定了机组的经济性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当前凝汽器的一般采用化学清洗、胶球清洗、凝汽器射弹清洗、清洗机器人清洗等凝汽器清洗技术,但这些清洗技术有的清洗效果差,有的清洗成本高,没有能够兼顾清洗效果、清洗成本的清洗方法。
开式循环水系统:凝汽器大都采用水作为冷却工质。按供水方式的不同,分为开式循环水系统和闭式循环水系统。供水来自江、河、湖、海等天然水源,排水仍排回其中的,称为开式循环水系统。供水来自冷却水塔或冷却水池等人工水源,排水仍回到冷却水塔(水池)循环使用的,称为闭式循环水系统。由于开式循环水取排水均来源于江河湖海,在旋转滤网和二次滤网过滤效果正常的情况下,将鱼虾、浮木、以及其他尺寸较大的障碍物滤除后,使小尺寸的沙粒进入循环水系统,随冷却水在换热管内形成固液两相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清洗效果好且清洗成本低廉的针对开式循环水系统的凝汽器清洗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针对开式循环水系统的凝汽器清洗装置,包括江河湖海的水源以及凝汽器冷却水系统,所述江河湖海的水源通过凝汽器冷却水系统入口进入,流经凝汽器的换热管(2)后从凝汽器冷却水系统出口回到江河湖海,所述凝汽器的换热管(2)中设置有清洗导向装置(1),所述清洗导向装置(1)包括基座(7)、若干个叶片(8)以及椎体(6),所述若干个叶片(8)以等角度间距的设置固定在基座(7)上,椎体(6)固定在基座(7)的顶端,且若干个叶片(8)的宽度较窄的一端固定在椎体(6)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基座(7)的底部,基座(7)固定在凝汽器的换热管(2)中,椎体(6)的头部正对冷却水来流方向;
每个叶片(8)的结构相同,叶型为四边形,具有一定的厚度;
所述叶片(8)从侧面看,具有5个端点,依次是:第一端点(81)、第二端点(82)、第三端点(83)、第四端点(84)、第五端点(85),每个叶片的第一端点(81)被固定在椎体(6)的底部,第一端点(81)所在的圆与椎体(6)同圆心,且直径小于椎体(6)最宽处的直径,第二端点(82)在高度上略低于第一端点(81),且所在的圆的直径略大于第一端点(81)所在的圆,所述第二端点(82)和第三端点(83)之间是一弧形段,且所有叶片的第三端点(83)均在一个圆周上,该所有叶片的第三端点(83)所在的圆的直径大于椎体(6)最宽处的直径,为基座(7)底部所在圆的直径的2倍,所述第三端点(83)和第四端点(84)之间为一直线段,该直线段穿过椎体(6)的轴心线,所述第四端点(84)和第五端点(85)之间是一直线段,且所有叶片的第四端点(84)和第五端点(85)均在一个高度上,该所有叶片的第五端点(85)被固定于基座(7)上,且第五端点(85)所在的圆与基座(7)的最大直径相同,第四端点(84)所在的圆的直径略小于第三端点(83)所在的圆,所述第五端点(85)和第一端点(81)之间是一弧线段,且该弧线段长度大于小于第三端点(83)和第二端点(82)之间的弧线段长度。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洗导向装置(1)被支架(3)固定于凝汽器的换热管(2)内。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7)位于支架(3)的中心,若干根支架(3)等间距设置,支架(3)一端固定到基座(7)上,另一端固定到换热管(2)上。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每个叶片(8)高度45mm、几何螺距225mm、圈数0.2。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每个叶片(8)采用钢制螺旋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9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