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挂车的支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9659.5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苏波;杨发群;任庆;大原僚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世利运搬装置制造(扬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3/08 | 分类号: | B62D53/08;B60G1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挂车 支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撑系统领域,尤其涉及其中用于半挂车的支撑系统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为提升货物运输的稳定性,通常将半挂车的悬架系统由板簧悬架调整为空气悬架,具有代表性的如国家局于2009年3月11日公告的一份名为“一种带有减振功能的半挂车鹅颈牵引销”、申请号为“200820056424.X”的中国发明专利所示。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发现,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以及转向影响,平衡梁和鹅颈之间将出现或上下或左右的相对位移,而二者之间的相对运动一旦过量,则将严重影响车辆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对货物的承托稳定性,严重的甚至将直接带来车辆的损坏,从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当车辆在转弯或仅一侧车轮压过颠簸路面时,半挂车的后悬挂上将承受极大的横向偏移力,一旦该偏移力超出后悬挂与后车架之间的连接力,则将出现后桥偏移甚至断开等问题,给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及安全性均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连接稳定性好、限位能力强且调节方便的半挂车的支撑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半挂车包括平衡梁、鹅颈、后悬挂和后车架,所述鹅颈可浮动的连接在平衡梁上方;所述后悬挂包括固定框架和至少一个车轮轴,所述固定框架远离半挂车尾部的一端与后车架固定相连,所述后车架和固定框架可浮动的连接在车轮轴的上方;
所述支撑系统包括牵引总成和尾部支撑总成;
所述牵引总成包括水平限位组件,所述水平限位组件包括拉杆和一对固定座,两所述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平衡梁和鹅颈上,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两所述固定座。
所述尾部支撑总成包括横向限位组件,所述横向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杆和至少两个固定块,至少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框架和车轮轴上,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固定块相铰接。
所述拉杆包括螺纹杆、止转螺栓和一对铰接座,两所述铰接座分别与两固定座铰接,所述螺纹杆的两侧端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铰接座,所述螺纹杆两侧端头上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止转螺栓沿铰接座的轴向穿设所述铰接座,所述止转螺栓与铰接座螺纹连接、且抵在螺纹杆上。
所述牵引总成还包括竖直限位组件,所述竖直限位组件包括一对侧凸台和一对侧框架,所述侧凸台和侧框架分别固定连接在平衡梁或鹅颈上,所述侧凸台的一侧容置于侧框架内。:
一对所述侧凸台固定连接在平衡梁的两侧,一对所述侧框架固定连接在鹅颈的两侧,所述侧框架朝向平衡梁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侧凸台容置于所述侧框架的开口处。
所述横向限位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杆和三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分为一个固定块一和两个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一固定连接在车轮轴上,所述固定块二固定连接在固定框架上、且沿固定块一对称设置,两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分别与两固定块二相铰接、且两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均与固定块一相铰接。
所述尾部支撑总成还包括纵向限位组件,所述纵向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对限位连杆,一对所述限位连杆与一车轮轴相对应,所述限位连杆沿半挂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限位连杆的一端与固定框架相铰接、且另一端与车轮轴相铰接。
所述鹅颈的顶面上还设有前水平阀,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面上还设有后水平阀。
本发明中牵引总成具有以下突出特点:其一、对车辆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对货物的承托稳定性起到了大幅提升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其二、有效延长了前牵引轴的使用寿命以及半挂车整体的结构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半挂车的载荷。其三、在提供稳定的牵引力的同时,使得半挂车整体保持高度的结构稳定性以及结构强度,使得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更好。本发明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连接稳定性好、限位能力强且调节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中尾部支撑总成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使得后车架和车轮轴可在一定程度下做上下相对运动,从而结合后气囊和后减震器过滤路面颠簸,提升货物运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有效杜绝后车架和车轮轴之间出现横向相对位移(即沿车轮轴的轴向),从而使得半挂车的后悬挂整体可承受更大的横向偏移力,进而极大程度的避免了后悬挂中的车轮轴出现偏移甚至断开等问题,给车辆的定性及安全性均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中鹅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6是本案中尾部支撑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世利运搬装置制造(扬州)有限公司,未经嘉世利运搬装置制造(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9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包冷藏车的箱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复合运动机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