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结构过滤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9689.6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4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严玉蓉;廖帼英;张鹏;朱锐钿;赵耀明;杨苏邯;花金龙;张文韬;陆树兴;邹飞;邓玲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B01D39/16;B01D46/10;D01D5/00;D04H1/4258;D04H1/42;D04H1/437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结构 过滤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复合结构过滤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构过滤毡由过滤功能层和包覆在过滤功能层上、下表面的保护层构成,其中过滤功能层由具有三维卷曲结构纤维的再生纤维层和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层复合而成;
所述再生纤维层单层的克重为10~50g/m2;纳米纤维层单层的克重为0.1~3g/m2,
再生纤维为Z型卷曲结构粘胶纤维、波浪形卷曲结构皂化醋酯纤维、螺旋形卷曲结构大豆蛋白纤维、Z型卷曲结构牛奶蛋白纤维中的一种;以上再生纤维无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过滤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功能层的克重为50~400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过滤毡,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层的纤维直径为60~1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过滤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纺粘非织造布、热风非织造布、纺粘/熔喷复合非织造布;材质为普通聚丙烯、茂金属聚丙烯、聚乙烯、聚烯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保护层的克重为15~40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过滤毡,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层的纤维材料为聚乳酸或其共聚物、聚己内酯或其共聚物、聚羟基脂肪酸酯、聚酯-聚醚共聚物、聚酯-酰胺共聚物、聚乙烯醇或其共聚物、甲壳素、海藻酸盐、明胶、玉米醇溶蛋白中的至少一种。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过滤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将具有三维卷曲结构的再生纤维经过充分开梳,形成单纤维状态;
(2)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在再生纤维单纤维上杂植纳米纤维层;或将再生纤维单纤维铺叠成克重为10~50g/m2的纤维网层,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在纤维网层上制备纳米纤维层,然后将复合有纳米纤维层的再生纤维层通过针刺或者热轧多层复合,得到克重为50~400g/m2的过滤功能层;
(3)在过滤功能层上、下表面包覆保护层,得到所述复合结构过滤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过滤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再生纤维单纤维上杂植纳米纤维层的过程为:将再生纤维单纤维采用外界扰动风分散,向扰动的纤维进行静电纺丝,使得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成型过程中直接被纷飞的再生纤维单纤维截获并粘附到单纤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过滤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扰动风的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为25%~95%,风速为0.1~20m/min。
9.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结构过滤毡在空气过滤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96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业粉尘除灰的滤袋
- 下一篇:一种摆动型过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