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全IP应用场景的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9987.5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7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任国明;田占奎;王彤辉;翟鹏举;邱鹏;汤高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埃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ip 应用 场景 分类 方法 | ||
1.一种针对全IP应用场景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步骤a:获取IP使用情况的相关数据信息;
步骤b:根据获取的数据信息,对IP的使用状态进行分类;
步骤c:将全IP的应用场景进行分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全IP应用场景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通过分布式网络爬虫技术,获取IP使用情况的相关数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全IP应用场景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数据信息包括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信息(IETF)、5个RIR信息、BGP数据以及主、被动的Ping/Traceroute/DataBase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全IP应用场景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步骤b1:基于IETF信息,将IP分为2类,分别为可用IP和保留IP;
步骤b2:利用5个RIR信息,将可用IP进一步的分为2类,分别为已分配和未分配;
步骤b3:利用BGP数据,将已分配的IP进一步分为2类,分别为可路由和不可路由;
步骤b4:最终利用主、被动的Ping/Traceroute/DataBase数据,将可路由的IP分为2类,分别为使用中和未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对全IP应用场景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步骤b4的使用中的IP进行分类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以分析使用中的IP的网络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对全IP应用场景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使用中的IP进行分类具体包括:
步骤b41:建立IP应用场景数据模型;
步骤b42:根据IP的用途,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IP应用场景进行分类;
步骤b43:将使用中的IP分为住宅用户、企业专线、数据中心、组织机构、学校单位、基础设施、移动网络、WLAN热点、卫星通信和交换中心10类应用场景。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针对全IP应用场景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根据步骤b中对IP的使用状态进行分类结果,将全球IP的应用场景进行分类,具体分为14类,主要包括住宅用户、企业专线、数据中心、组织机构、学校单位、基础设施、移动网络、WLAN热点、卫星通信、交换中心、已路由-未使用、已分配-未路由、未分配和保留I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埃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埃文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99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运载调度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仓单数据管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