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的可燃冰采运装置和采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0174.8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墨源;于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1 | 分类号: | E21B43/01;E21B43/29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润滑 气体 输运 界面 可燃 采运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的可燃冰采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浸润有疏水润滑液,形成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
浸润有疏水润滑液的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一端固定有加热气化元件构成运输结构单元;
一个运输结构单元单独设置或者多个运输结构单元间隔层状排列,构成能使气泡在所述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运输的可燃冰采运装置;
可燃冰采运装置的所述加热气化元件用于插入于可燃冰层,并且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以大于20°小于90°的倾斜角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的可燃冰采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由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经过低表面能处理得到,所述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为纸基板、纤维素板、玻璃纤维板、混凝土板、氧化铝板、铜板、ABS板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的可燃冰采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具有孔径为10~5000nm的微/纳米多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的可燃冰采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浸润有疏水润滑液,是指所述疏水润滑液吸附于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内部的微/纳米多孔结构中并附着于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表面,其中附着于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表面的所述疏水润滑液厚度为10~20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的可燃冰采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润滑液为全氟硅油、二甲基硅油、石蜡油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的可燃冰采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润滑液的沸点为150℃-3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的可燃冰采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运输结构单元的宽度为0.1-1m,多个运输结构单元间隔层状排列的间距为5-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的可燃冰采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气化元件在所述运输结构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相接触且螺旋排列或多层排列。
9.一种基于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的可燃冰采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制备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并对所述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进行低表面能处理,得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
(2)将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在疏水润滑液中浸泡0.5-2小时后取出,水洗去除表面多余的所述疏水润滑液,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浸润有所述疏水润滑液形成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
(3)在浸润有所述疏水润滑液的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的一端固定加热气化元件,形成运输结构单元;
(4)一个运输结构单元单独设置或者多个运输结构单元间隔层状排列,构成能使气泡在所述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运输的可燃冰采运装置;
(5)将可燃冰采运装置的所述加热气化元件插入可燃冰层,并且使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以大于20°小于90°的倾斜角度设置;所述加热气化元件原位加热气化可燃冰层中的甲烷成分,溢出的甲烷气泡在接触到所述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之时自发被捕获,浮力作用下甲烷气泡在所述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上向上输运,同时杂质被留在低层,从而实现可燃冰的原位气化采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超润滑气体输运界面的可燃冰采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为纤维素板、混凝土板、氧化铝板、铜板、ABS板中的一种;
所述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具有孔径为10~5000nm的微/纳米多孔结构;
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浸润有疏水润滑液,是指所述疏水润滑液吸附于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内部的微/纳米多孔结构中并附着于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表面,其中附着于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表面的所述疏水润滑液厚度为10~200微米;
所述疏水润滑液为全氟硅油、二甲基硅油、石蜡油中的一种;
所述疏水润滑液的沸点为150℃-300℃;
每个运输结构单元的宽度为0.1-1m,多个运输结构单元间隔层状排列的间距为5-50mm;
所述加热气化元件在所述运输结构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低表面能的微/纳米尺度多孔基底相接触且螺旋排列或多层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01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塞气举排液装置
- 下一篇:低渗稠油油藏直井热采压力分布预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