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制冷系统及节能制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1201.3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4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伟;樊易周;曹维兵;张宏宇;康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4 | 代理人: | 冯小梅,郭方伟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制冷系统 制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制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节能制冷系统及节能制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据中心、通讯机房大规模普及,通信企业的能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引领下,各大运营商及企业在拓展业务时,都在想尽办法提供数据中心能效、减少耗电支出。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数据中心里,机房空调的能耗占了总能耗的40%以上,比重相当大,因此,机房空调的节能是各个运营商及设备厂商节能减排行动的重要突破点。
但现有的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着手点主要在空调设备本身,与应用场景没有形成紧密的有机结合,错失了很大的节能空间。以自然冷却技术为例,空调进风与室外环境的温度差值,决定了能否进行自然冷却节能运行,因此在传统的机房冷却上,自然冷却节能技术存在两方面应用限制:
1、在地域上,仅能应用于室外气温低的北方地区;
2、在时间上,仅能应用于室外气温低的冬季和春秋部分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节能制冷系统及节能制冷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节能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发热设备、至少一台为所述发热设备制冷的空调、以及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形成封闭通道,所述封闭通道连通所述发热设备的出风口和所述空调的进风口;
所述发热设备发出的热量通过所述出风口进入所述封闭通道,所述空调通过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封闭通道内的热空气。
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为隔热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发热设备和所述空调位于所述密封通道的同侧或异侧。
优选地,所述密封通道位于所述发热设备的顶部、底部或者后侧。
优选地,所述空调与所述发热设备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节能制冷系统包括一排发热设备,所述一排发热设备中设置有一台所述空调,所述一排发热设备的出风口和所述空调的进风口朝同一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节能制冷系统包括两排发热设备,每一排所述发热设备中设置有至少一台所述空调,所述两排发热设备共用一个所述封闭通道。
优选地,所述空调包括自然冷却系统、压缩制冷系统以及连接并控制所述自然冷却系统和压缩制冷系统工作状态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节能制冷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节能制冷系统,所述节能制冷系统包括空调,所述空调为具备自然冷却制冷模式和压缩机制冷模式的空调,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空调进风温度T1和室外环境温度T2;
S2、计算所述空调进风温度T1和室外环境温度T2的差值△T,根据所述差值△T计算:所述空调运行压缩机制冷模式时的制冷量和能效比、以及所述空调运行自然冷却制冷模式时的制冷量和能效比;
S3、获取发热设备的发热量;
S4、比较所述发热量和所述空调运行压缩机制冷模式时的制冷量和能效比以及所述空调运行自然冷却制冷模式时的制冷量和能效比,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运行压缩机制冷模式的空调数量和运行自然冷却制冷模式的空调数量。
优选地,所述空调进风温度T1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采集并传输至主控制器;
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2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采集并传输至主控制器;
所述主控制器基于所述空调进风温度T1和所述室外环境温度T2执行所述步骤S2至步骤S4。
实施本发明的节能制冷系统及节能制冷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节能制冷系统采用热气流封闭方案,通过密封结构形成封闭通道来连通发热设备和空调,使发热设备的出风口与空调的进风口形成相通的封闭腔体,与外界(房间中)的气流隔离,以提高空调进风温度,从而降低室外温度对自然冷却应用的制约、提高自然冷却技术的应用范围和节能效果;本发明的节能制冷方法根据发热设备的散热需求和空调进风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差值,确定空调的运行数量和运行模式,从而实现最佳节能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节能制冷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节能制冷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节能制冷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节能制冷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其中,附图中各编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艾特网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1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