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通信模式的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3317.0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9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30;H04W4/38;H04W28/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耿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通信 模式 切换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联网通信模式的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边缘接入节点接收汇聚单元下发的通信配置信息,以及将通信配置信息中的第一通信接口设置参数和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参数发送给匹配设备标识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通信接口设置参数设置第一通信接口,以及根据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参数设置第二通信接口,实时监控设置于终端设备的人机交互接口,并判断是否通过人机交互接口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用于开启第二通信接口的开启指令,在否时,调用第一通信接口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边缘接入节点,在是时,调用第二通信接口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边缘接入节点;本发明能够实现灵活的通信模式切换,满足终端设备对实时性和安全性的不同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通信模式的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得到的网络,通过射频识别设备、红外感应设备、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终端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目前市场上的终端设备与边缘网络的边缘转发节点数据交互时,多采用无线网络如蓝牙、ZigBee、WiFi等无线通信模式,并在免授权频段进行传输,以降低物联网系统的部署成本,但对于一些终端设备而言,其上报的数据包括“小”数据,也包括“大”数据或者机密数据,显然这种单一的无线通信模式无法满足这些终端设备对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通信模式的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摈弃物联网无线传输的单一通信模式,实现灵活的通信模式切换,满足终端设备对实时性和安全性的不同要求。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物联网通信模式的切换控制方法,可包括:
边缘接入节点接收汇聚单元下发的通信配置信息;所述通信配置信息包括设备标识、第一通信接口设置参数和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参数;
所述边缘接入节点将所述通信配置信息中的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设置参数和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参数发送给匹配所述设备标识的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设置参数设置第一通信接口,以及根据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参数设置第二通信接口;
所述终端设备实时监控设置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人机交互接口,并判断是否通过所述人机交互接口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用于开启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的开启指令;
所述终端设备在确定没有接收到所述开启指令时,调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边缘接入节点,以使所述边缘接入节点将接收到的数据上报给所述汇聚单元;
所述终端设备在确定接收到所述开启指令时,调用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边缘接入节点,以使所述边缘接入节点将接收到的数据上报给所述汇聚单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确定没有接收到所述开启指令时,所述调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边缘接入节点,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确定没有接收到所述开启指令时,检测当前系统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检测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到达预设的数据采集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在检测的当前系统时间到达所述预设的数据采集时间时,采集数据,执行调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边缘接入节点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确定接收到所述开启指令时,所述调用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边缘接入节点,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确定接收到所述开启指令时,检测当前系统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检测的当前系统时间是否到达预设的数据采集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3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