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和浮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7956.4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0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林;许亮;蒋涛;陈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F03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金旭鹏;肖冰滨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装置 转子 摩擦 转轴 摩擦材料层 能源转化 电极 发电机技术领域 相对旋转运动 介电材料层 多层结构 设计结构 转子安装 浮子 紧凑 复合 贯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所述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包括:若干组对应设置的定子和转子;在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相对旋转运动时,摩擦材料层A和介电材料层B至少部分地接触并相对运动,且所述转子的所述摩擦材料层A依次通过所述电极A和所述电极B;以及,转轴,若干个所述定子上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孔,所述转轴贯穿设置在所述孔内,若干个所述转子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本发明的摩擦纳米发电装置为复合多层结构,设计结构紧凑,能源转化密度高,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和应用该发电装置的浮子。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受有限资源的约束,以及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使得人们对于清洁可再生能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洋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而现有海洋能收集技术一般采用电磁式发电机。
海洋能收集装置一般可分为海洋能捕获机械装置(将海洋能转化为机械内部部件的转动或平动能)与发电机(将机械内部部件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两部分。其中关于海洋能捕获已有多项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201610108733.6的专利申请提出一种水下洋流发电装置,可将洋流能转化为轴上动力。这些装置的发电机部分一般采用电磁式发电机,存在技术复杂、成本较高等限制,经过多年的发展,仍停留在小规模试验运行阶段。
2012年,王中林教授提出摩擦纳米发电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摩擦(接触)在两表面(其中至少一个为绝缘材料)生成静电荷,当接触表面分离时,静电荷的分离产生电势差,驱动绝缘表面下感应电极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从而收集环境中的机械能,并转化为电能。摩擦纳米发电技术尤其适用于收集低频运动的机械能,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材料选择丰富等优势。而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替代电磁式发电机的作用,能充分发挥摩擦纳米发电机在转化效率、成本、结构设计灵活性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另一方面,现有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多为单一定子-转子结构,结构简单,能源转化密度低,相应的,能源转化效率较低。
另一方面,现有的电磁式发电机或摩擦纳米发电机,能源转化形式单一,或单纯依靠电磁式发电结构,或单纯通过摩擦发电机进行能源转化,结构单一,当单一结构出现故障时,整个发电装置无法正常工作,装置的可靠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擦纳米发电装置,该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换效率高,结构设计紧凑,提供高密度能源转化的发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擦纳米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包括:若干组对应设置的定子和转子;其中,所述定子上设置有介电材料层B及不相连接的电极A和电极B;所述转子上设置有摩擦材料层A;在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相对旋转运动时,摩擦材料层A和介电材料层B至少部分地接触并相对运动,且所述转子的所述摩擦材料层A依次通过所述电极A和所述电极B;以及,转轴,若干个所述定子上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孔,所述转轴贯穿设置在所述孔内,若干个所述转子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可选的,所述发电装置还包括:能源捕获结构,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以驱动发电装置产生电能;电源管理电路,该电源管理电路连接所述电极A和所述电极B,用于采集所述电极A和所述电极B之间的电荷流动产生的电能。
可选的,所述发电装置还包括定子支撑结构,所述定子支撑结构上设置若干个所述定子。
可选的,对于若干个所述定子或若干个所述转子中的每一者,所述摩擦材料层A和/或所述介电材料层B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介电材料层B互相连通或不连通,若干个所述摩擦材料层A互相连通或不连通。
可选的,对于若干个所述定子中的每一者,所述电极A和/或所述电极B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电极A之间和/或若干个所述电极B之间连通或不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未经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79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