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7965.3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2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矢仓伸树;田畑信;桥野贤治;椎名崇之;井上皓介;朝井庆;田中伸哉;村上佳津美;土生川千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宋晓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体 声音 测定 装置 | ||
提供一种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不论使用者的技能怎样,都能够调整为可正确地测定生物体声音的状态。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1)具有:头部(1a),具有:检测部(1s),与生物体的体表面(S)接触来检测生物体的生物体声音,手指放置部(1au),位于与体表面(S)接触的检测部(1s)的受压面(4s)的相反一侧;主体部(1b),被使用者把持;连接部(1c),连接头部(1a)和主体部(1b)且具有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定生物体声音的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循环器官、呼吸器官系统等疾病的诊断中使用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在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中具有使用麦克风来收集生物体声音的电子听诊器。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电子听诊器具有由隔膜和钟形件构成的贴胸件(chest piece),贴胸件将检测到的振动声波通过管道向麦克风引导,将振动声波通过麦克风转换为电音频信号。该电子听诊器由如下构件构成:壳体,具有适合于用单手把持和操作的形态;上述贴胸件;管道,夹设在壳体与贴胸件之间来导入由贴胸件检测到的振动声波。此外,管道为由挠性材料成型的中空状的三叉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1351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4-292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不仅医生等医疗从事人员,普通人也期望在将自身作为被检测者使用的情况、父母对儿童、幼儿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的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例如,为测定包含在患有哮喘的儿童的呼吸音中的喘鸣音,儿童的父母能够使用。但是,喘鸣音的测定需要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的操作方面的技能。例如,在测定喘鸣音时,需要将隔膜的整个表面与皮肤紧贴,若不将隔膜平行地推抵至皮肤,则无法测定喘鸣音。另外,每当使隔膜与皮肤接触或非接触,测定音中就混入大的杂音。医生经常一边听测定音一边调节隔膜的推抵方向。该技能基于医生的经验,因此,经验少的普通人使用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来测定喘鸣音是困难的。
在上述说明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电子听诊器中,壳体具有适合于用单手把持和操作的形态,管道由挠性材料成型,因此,在使用者用单手把持壳体并将构成贴胸件的隔膜和钟形件中的任一方与被检测者的身体抵接的状态下,能够简单地改变贴胸件的方向。因此,该电子听诊器的操作所需的技能比较低。但是,为了测定包含在呼吸音中的喘鸣音,需要细致地调整隔膜、钟形件相对于被检测者的身体的姿势。另外,在经常活动的幼儿为被检测者的情况下,需要经常追随幼儿的动作来调节隔膜、钟形件的姿势,但普通人使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电子听诊器来进行上述调整是困难的。
另外,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的电子听诊器所具有的贴胸件配置有相反的朝向的隔膜和钟形件,在用单手把持壳体的使用者的手指等与隔膜、钟形件抵接时,测定音中混入接触音或摩擦音。因此,为了获得杂音少的测定音,无法用手指等操作贴胸件。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不论使用者的技能怎样,都能够调整为可正确地测定生物体声音的状态。
本发明的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其中,
具有:
头部,具有:检测部,与生物体的体表面接触来检测所述生物体的生物体声音,手指放置部,位于与所述体表面接触的所述检测部的受压面的相反一侧且能够用手指接触,
主体部,被使用者把持,
连接部,连接所述头部和所述主体部且具有挠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生物体声音测定装置,不论使用者的技能怎样,都能够调整为可正确地测定生物体声音的状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未经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7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