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钠精制中除微量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9120.8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逸骋;徐国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7/22 | 分类号: | C01D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钠 精制 微量 方法 | ||
1.碳酸钠精制中除微量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碳酸钠溶液在结晶模块中与精制剂混合,生成含有碳酸钙结晶的悬浮液;
所述的精制剂为含钙离子的溶液;
原料碳酸钠溶液重量浓度为250~350g/L;
以无水的原料碳酸钠计,原料碳酸钠溶液中,钙离子浓度为50~200ppm;
钙的化合物总重量用量为原料碳酸钠溶液重量的0.01~0.20%,含钙离子的溶液的重量浓度为15~25%;
(2)然后将步骤(1)的含有碳酸钙结晶的悬浮液通过管线送入超滤膜组件模块,获得浓缩液和纯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温度为70~90℃,在结晶模块中的停留时间为45~6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运行压力:0.25~0.35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钙离子来源于钙的化合物,所述的钙的化合物选自硝酸钙、碳酸氢钙、氯化钙、氯酸钙、次氯酸钙、硫酸氢钙、亚硫酸氢钙、磷酸二氢钙或氢氧化钙中的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3),将步骤(2)获得浓缩液,送入液固分离模块,进行液固分离脱水,液相作为原料送回结晶模块,固相为沉淀的碳酸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超滤膜组件模块,包括串联连接的一级超滤膜组件和二级超滤膜组件,一级超滤膜组件获得的纯化液送入二级超滤膜组件,进一步进行分离;
一级超滤膜组件和二级超滤膜组件分离获得的浓缩液,液固分离脱水,液相作为原料送回,固相为沉淀的碳酸钙;
二级超滤膜组件获得的纯化液,即为去除了钙离子的碳酸钠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超滤膜组件为无机膜;所述的二级超滤膜组件为有机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晶器模块(1)包括结晶器(3)、循环泵(4)和进料机构(5);
所述的结晶器(3)包括壳体(301)、结晶段(302)、两端敞开的导流内筒(303)和设有溢流口(3044)的溢流段(304);
所述的溢流段(304)设置在所述的结晶段(302)的顶部;
所述的导流内筒与所述的壳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导流内筒的上部,设有圆环盖板(305),所述的圆环盖板(305)的外缘与结晶段(302)上部的内壁相连接,圆环盖板(305)的内缘与导流内筒(303)的外缘相连接;
所述的循环泵(4)的入口与设置在结晶段底部的循环料出口(306)相连接,循环泵的出口与设置在结晶段上部的循环料入口(307)相连接;
所述的进料机构(5)设置在所述的结晶段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外管(501)和射流内管(502),所述的射流内管插在所述的外管中,外管的端部与所述的射流内管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的外管的两端之间设有喉管(504),所述的精制剂入口(505)设置在所述的喉管处,所述的射流内管出口位于所述的喉管处,外管的的一端为所述的射流内管502的一端为原料碳酸钠溶液入口(506),外管的另一端的混合料出口与结晶段上部的物料入口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喉管的直径为外管的直径的20~3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1~4个进料机构,当采用多个进料机构时,沿结晶器周边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91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