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桨式干燥机的液相均布脉冲布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9247.X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宜;齐永红;何长明;蒋靖波;马红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C02F11/12;B01D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干燥机 液相均布 脉冲 布料 装置 | ||
一种应用于桨式干燥机的液相均布脉冲布料装置,包括进料泵,进料泵通过进料管线连接高位槽,高位槽连接溢流管线,高位槽下方连接进料管,进料管由Y型过滤器过滤,进料管上连接有布料管组件,Y型过滤器与布料管组件之间由电磁脉冲阀控制,液体物料沉淀后,清液通过进料泵由进料管线输送至高位槽,槽内物料通过进料管经Y型过滤器过滤后,通过电磁脉冲阀控制实现间歇给料。物料进入布料管组件,通过防虹吸布料管进入透明软管,以观察物料状况,再通过节流孔板进一步控制下料量,最后布料口位置准确布置于干燥机两侧,物料通过进料保护管准确布置于干燥机内部底料上方指定位置,保证有效干燥,有效避免由于进料量不均和进料位置偏差引起的桨叶板结和物料结块,保证了设备的长周期平稳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布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桨式干燥机的液相均布脉冲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桨式干燥机作为一种应用成熟的干燥设备,在污泥干燥、油泥干燥等固含量较高的组分干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液体物料,尤其是固含量不高的液体物料的干燥应用尚不成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液体物料均布和进料量的控制。由于桨式干燥机自身特有的干燥方式,即通过蒸汽加热中空的桨叶,再由桨叶加热设备内的底料,通过底料与料液接触、混合、蒸发,最后实现干燥的目的。此种干燥特点使其在干燥浆状等高固含量的物料时,直接采用螺旋输送物料至指定位置即可,既对进料量无准确要求,又对进料的状态也无具体限制,而对于液相物料,含水率更高,流动性更强,与底料的结合更快,如果进料不能实现均匀和适量,不仅会影响干燥效果,严重时甚至可造成结块和板结,因此对布料量、均匀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桨式干燥液体进料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单位面积干燥能力一定,布料在单位面积上的量需要控制;同时底料干燥液体物料存在一个过程,如果在一个点持续布料且超过其干燥能力,底料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液体蒸发完毕,则底料会变成湿态,局部含湿量越来越高,长时间运行会造成局部底料结块,因此布料量要小且需要间歇式的进行。
2)液体物料越分散越易干燥,但由于设备内部粉尘量很大,且液体固含量很高,容易造成喷嘴堵塞,不能采用喷嘴布料方式,因此为了使底料尽可能的分散,同时使底料有足够的时间将湿的液体物料转移开,而使与液体接触的底料是时刻保持干燥的状态,故应选择尽可能分散的布料方式来满足进料要求。
3)单位面积进料量要准确控制。单位面积进料量少,设备工作效率低,单位面积进料量大则可能导致干燥处理能力不足,因此需准确控制进料量。
4)防堵塞。由于液体物料或多或少都含有一定的固含量,如何使固含量不沉积、不堵管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内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下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桨式干燥机的液相均布脉冲布料装置,采用的重力式脉冲布料,主要包括高位槽与脉冲式布料管线,首先在干燥机顶部设置一高位槽,高位槽连接进料罐,高位槽与进料罐之间有物料循环管,使高位槽内物料保持在稳定液位;高位槽下连接四根出料管,每根出料管上设置脉冲阀,可根据进料要求设置进料时间和间隔时间,通过进料时间控制进料量,时间设置为进2s停2s的情况下就可实现脉冲式进料。每根出料管设置8根布料管,尽可能覆盖干燥机有效干燥面积;每根布料管是倒U型结构,可实现进料随着脉冲阀的开关即开即停,而避免出料管中物料延迟流出造成持续进料;为避免进料过程中的虹吸现象,布料管出口设置高于进口高度5cm;布料管与出料口连接采用透明四氟软管,可随时观察布料管内液体流动状态;出料口设置孔板,孔板孔径3mm,有效控制进料量;出料口外设置保护管,直通干燥机内部布料点,保证物料输送至制定位置;布料口准确布置于干燥机内底料对应位置上,保证物料是布置在底料上而不是桨叶上,通过底料干燥液体,避免干燥机内物料结块。整套布料系统采用易拆卸连接方式,如发生堵塞或需要检修可随时拆卸及更换部件,便于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9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送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运行稳定的污泥脱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