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线组及地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9313.3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方康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3/08;F24D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林传贵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节能 发热 地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线组及地暖系统。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用碳纤维制成各种规格的发热线缆,具有碳元素及纤维的双重优点及特性,具有良好的热转换率、发热快、电阻值稳定且分布均匀等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抗拉强度却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亦高于钢,与金属电缆相比,占有很大优势,是传统地暖电缆的最佳替代产品。
现在市面上的碳纤维线缆一般是由多根碳纤维发热丝绞合形成一股碳纤维发热体,再在上述碳纤维发热体的外侧周部上包裹上绝缘用护套而形成,这样制作形成的碳纤维线缆至少存在以下两个缺点:第一、单股碳纤维发热体要达到需要的发热量,就需要绞合大量的碳纤维发热丝,电阻降低,电流变大,实际发热功率变大,即消耗的电量大;第二、现有的碳纤维线缆外层的护套耐热程度较低,满足不了一些高温应用环境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线组及地暖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包括发热线、连接导线及两个三通接头,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个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头部和第二接头部,再依次穿过第二个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头部和第二接头部,所述发热线的一端伸入第一个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头部并与连接导线连接,所述发热线的另一端伸入第二个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头部并与连接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线包括设置成束状的至少两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每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包括设置成束状的多根碳纤维丝和绝缘层,所述多根碳纤维丝设置在绝缘层内,不同的碳纤维发热单元线的碳纤维丝数量相同或者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导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火线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零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线的一端与连接导线的第一导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导线的第二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线还包括导热保护层,所述导热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至少两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由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导热保护层由耐高温PVC阻燃材料或耐高温CPVC阻燃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发热单元线为两根,每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包括6000根碳纤维丝;或者,所述碳纤维发热单元线为三根,每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包括4000根碳纤维丝。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线组,所述线组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
进一步地,多个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共用一条连接导线,或者,多个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的连接导线串联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暖系统,所述地暖系统包括地砖、混凝土层及一个或多个如上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线组,所述线组排布在混凝土层下方,所述地砖铺设在混凝土层上方。
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能够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a.束状的多根碳纤维丝组成单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本发明采用双根或多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单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的碳纤维丝数量减小,电阻加大,电流变小,发热功率降低,节约电能;
b.发挥多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的热叠加作用,达到需要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个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的的排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线组的排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的发热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地砖线的发热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发热线,11-碳纤维发热单元线,12-绝缘层,13-导热保护层,2-三通接头,21-第一接头部,22-第二接头部,23-第三接头部,3-连接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方康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方康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9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