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桂花扦插育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80374.1 申请日: 2017-06-22
公开(公告)号: CN107155782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5
发明(设计)人: 李智彪 申请(专利权)人: 和县赭洛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9/10;A01G13/02;C05G3/00
代理公司: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代理人: 张浩
地址: 2300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桂花 扦插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一种桂花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又名木樨,在我国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是我国特有的观赏花木和芳香树种。桂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四季常青,叶色浓郁,花期每年可开两季,芳香浓郁,清香远溢,被广泛应用于园林、庭院、风景名胜区等的绿化。

目前,桂花的繁殖技术主要为播种、扦插、嫁接等。播种繁殖主要是在每年花期结束采集桂花种子,贮藏后进行播种繁殖。种子播种获得的植株始花期较晚,定植10年后才开始开花,且花小、花少,遗传性状不稳定,一般只作为砧木或育种时使用。

桂花嫁接苗比扦插苗提早1-2年开花,有的甚至可当年开花,嫁接苗可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又可利用砧木的抗逆性提高桂花树的适应能力,比较耐寒和耐盐碱,可扩大桂花的引种栽培范围。但由于嫁接技术要求高,目前只能有熟练技工手工操作,大规模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常用的有常规扦插、封闭扦插和全光照喷雾扦插三种扦插形式,但实际操作时,一般农户掌握不好技术,导致成活率低,出苗慢,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桂花扦插育苗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生根期短、成活率高、出苗快。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桂花扦插育苗方法,所述桂花扦插育苗方法具体为:

步骤一、准备苗床:苗床按照行距31-37cm、株距12-14cm、穴深16-19cm、穴口直径为8-10cm;

步骤二、准备基质:按照腐殖质10-15份、稻壳5-8份、秸秆碎末4-7份、草木灰2-7份、发酵泥10-15份、蛭石2-4份、醋渣3-6份、木薯渣4-7份重量配比充分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步骤三、选择扦插母条:挑选种性纯正、丰产性能强,抗逆性强,无病害的桂花树作为的母树;

步骤四、扦插条处理:选11-13年生无病虫的壮龄枝条,剪取树冠外围中上部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健壮枝,剪成长10cm左右,带1-2个芽,顶端留1对叶在近节处剪成光滑斜口,下端距节下0.5cm斜剪,剪成平口,剪截后将其浸5%菌毒清300倍液中浸泡5-10分钟做杀菌处理;之后把扦插条下端放在生根粉水溶液中浸泡2-3小时;

步骤五、扦插前苗床处理:将步骤二准备好的基质撒满步骤一挖好的苗床中,在扦插前2-3天进行喷水,使基质下沉紧实,并用塑料薄膜覆盖;

步骤六、扦插:将处理后的扦插条斜面向下刺破塑料膜插入苗床中,入土深度为16-19cm,插条上部留一芽即可;

步骤七、浇水管理:根据扦插枝条皮层干燥情况,一般在晴天采用喷雾方式保持扦插枝条湿润,至长出幼苗;

步骤八、移栽:将培育好的桂花幼苗移栽至大田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八移栽前进行炼苗,具体为:扦插后20天每天早8点至9点,晚4点至5点,将遮阴网与薄膜揭掉,炼苗10天;插后30天后每天早上8点至10点,晚3点至5点,将遮阴网与薄膜揭掉,炼苗7天;插后40天每天早8点至下午3点,将遮阴网与薄膜揭掉,炼苗9天。

优选地,所述步骤八若移栽期间温度较低,注意防冻。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生根粉水溶液为ABT生根粉配成浓度为60-90mg/Kg的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

优选地,所述木薯渣采用发酵法制得。

优选地,所述发酵法具体为:取一包“粗饲料降解剂”与5kg的玉米面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食盐1.0kg,过磷酸钙和碳酸钙各1kg,含水量调控在70%以内,拌如500kg的木薯渣,然后装入池或缸内压实,用塑料薄膜盖好缸口,上面再加一层纺织袋保护塑料薄膜,用绳子扎紧,发酵3-7天,有甜酒醇香气味,即可。

优选地,所述木薯渣的粒经为0.2-0.9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桂花扦插育苗方法,通过苗床覆膜办法,充分保持土壤的营养,同时通过喷雾保湿方法,加快扦插条生根萌芽,使得扦插条发根快、成活率高,与其他常规育苗技术相比,该方法简单易行、生根期短、成活率高、出苗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赭洛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和县赭洛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0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