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0513.0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5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东;张佩华;腾农英;沈为;林华雄;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04 | 分类号: | A41D1/04;A41D27/08;A41D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薛福玲;洪佳红 |
地址: | 515300 广东省揭阳市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变色 立体 结构 无缝 内衣 | ||
1.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包括下摆、腹部、腰部、胸部、肩部、领口、挂肩、袖子、袖口、背部、臀部、腋下,其特征在于,所述腹部、肩部含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所述胸部、臀部含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所述腋下含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
所述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采用单面纬平针添纱组织和连续2~6针、十横列浮线组织复合而成,所述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为2~6针、十横列浮线集聚点和纬平针反面线圈组合而成,在内表面形成菱形的突起点并点状分布最后构成菱形网眼效应,所述菱形网眼点状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为纬平针正面线圈构成的菱形闪色效应;所述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采用单面连续八横列平针添纱组织与一隔一针六横列横楞组织交替配置而成,所述一隔一针六横列横楞组织为一针六横列单面添纱成圈与一针六横列浮线组成,所述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为纬平针正面线圈横列和横楞组织中的拉长成圈线圈横列形成表面具有凹陷横条的隐横条效应,所述窄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为横楞组织中六横列反面线圈和八横列纬平针反面线圈形成表面具有突起横条的显横条效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采用单面连续四十横列平针添纱组织与八隔四针六横列横楞组织交替配置而成,所述八隔四针六横列横楞组织由八针六横列单面添纱成圈与四针六横列浮线组成,所述四十横列平针添纱组织由抗菌功能纱线与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所述八隔四针六横列横楞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所述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外表面为纬平针正面线圈横列和横楞组织中的拉长成圈线圈横列形成表面具有凹陷横条的隐横条效应,所述宽横条效应立体结构区的内表面为横楞组织中六横列反面线圈和四十横列纬平针反面线圈形成表面具有突起横条的显横条效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背部和袖子含变色区,所述变色区由变色纱线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采用经嵌花编织方式,在变色区的外表面构成具有图案的色块,所述变色纱处于变色区外表面,所述锦纶/氨纶包芯纱处于变色区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的其余部位为单面纬平针添纱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腰部其余部位与领口为采用添纱方式编织的具有纵条纹效应的3+1假罗纹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子为采用添纱方式编织而成的具有纵条纹效应的5+2假罗纹组织,由异截面锦纶长丝和锦纶/氨纶包芯纱编织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纱线为40S粘胶变色纱线,所述锦纶/氨纶包芯纱为30D锦纶包20D氨纶,所述异截面锦纶长丝为120D/98F十字形锦纶长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变色和立体结构的无缝骑行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子的袖口、挂肩、领口经绷缝线迹缝合而成,所述袖口与挂肩为四针五线绷缝线迹结构,所述领口为二针三线绷缝线迹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未经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05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