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象鼻兰野外回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1336.8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3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夏国华;陈小芳;张宏伟;代英超;翁东明;程樟峰;徐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象鼻 野外 回归 方法 | ||
1.一种象鼻兰野外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健壮种苗培育,将种子无菌萌发植株接种在一步成苗培养基中,培养120~150 d获取健壮瓶苗;
S2:炼苗和驯化栽培,选取上述健壮瓶苗,打开瓶盖,在湿度为60~70%的自然光照下炼苗培养7~10 d,用自来水浸泡20~30 min培养基,用镊子取出小苗,在流水条件下洗净根部培养基,然后在育苗盘栽培,移栽后置光照培养箱培养,驯化栽培30~40 d,长出新根和新叶,备用;
S3:回归生境与附生树种选择,在象鼻兰天然种群原生境或地形、小气候相似、通风条件良好的相似生境,选择树皮较厚,不易脱落,且容易附着苔藓的乔木树种作为绑缚附生树种,绑缚回归前,进行预处理;
S4:绑缚栽培,在附生树种上选择离地1~3 m、粗度15~20 cm的一、二级侧枝,在侧枝的背面捆绑1~2行象鼻兰驯化苗,株距10~20 cm,采用棉线和纱布进行绑缚,绑缚时先将苗根茎部与树干绑紧密接,将根均匀分散在四周,再用棉线或纱布垂直侧枝绕8~10圈,将根与树干密接,绑缚结束后喷淋1~2 h;
S5:回归植株的养护和管理,绑缚回归第1~20 d,每天喷淋1次,每次喷10~15 min,20 d后绑缚成活,抽发新根,此后每隔15~20 d喷施含硝酸铵80~100 mg/L和磷酸二氢钾80~100 mg/L的营养液促进生长;夏季高温时节,每2 d喷淋1次,每次喷20~30 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象鼻兰野外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无菌萌发植株的制备方法为:将成熟未开裂蒴果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的酒精浸泡30 s后置0.1%HgCl2溶液中消毒15 min,再用无菌水漂洗3遍后,切开蒴果,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象鼻兰野外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步成苗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为:配方为1/2MS+NAA 0.2~0.5 mg/L+IBA 0.2~0.5 mg/L、附加蔗糖30 g/L、琼脂5.8 g/L、香蕉80~100 g/L、活性炭 0.5~1.0 g/L,pH值为5.8~6.0,光照强度为30~40 μmol/(m2•s),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温度为23~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象鼻兰野外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苗为具叶片3~5枚,根6~8条,根长3~6 cm的植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象鼻兰野外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在育苗盘栽培所使用的栽培基质为长0.5~1.0 cm、宽0.3~0.5 cm、厚0.2~0.3 cm的细松树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象鼻兰野外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的培养条件方法是在培养温度为23~27℃,空气湿度80~90%的条件下每2 d喷雾一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象鼻兰野外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乔木树种为银杏、榧树、银叶柳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象鼻兰野外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的预处理包括在附生树种周围搭建操作架,并在附生树种主干上部安装喷淋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象鼻兰野外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绑缚回归时的喷淋时间为上午9:00~10:00,且下雨天不喷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象鼻兰野外回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绑缚成活后的喷淋时间为上午9:00~10:00,且9月中旬停止喷淋和营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13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棘组培苗瓶外生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心猕猴桃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