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四级以上门架的低延时启动和防内漏缓冲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1869.6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陈春梅;吴年年;陈凯;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2 | 分类号: | B66F9/22;B66F9/08;F15B15/14;F15B2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上门 延时 启动 防内漏 缓冲 | ||
1.一种用于四级以上门架的低延时启动和防内漏缓冲油缸,叉车门架上设有左后缸、中缸(101)和右后缸(102),这三条油缸是启动门架上升和下降的主要部件,所述低延时启动和防内漏缓冲油缸是左后缸,包括活塞杆总成(1)、缸盖(2)、缸筒总成(3),所述缸筒总成(3)一端设有进油口,另一端安装缸盖(2),所述活塞杆总成(1)安装在缸筒总成(3)内,通过缸盖(2)内孔伸出做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总成(1)中心设有输送油道(7)和 活塞(13),所述活塞(13)内设有单向阀(4),所述缸筒总成(3)设有缸底(32),所述缸底(32)内设有换向截止阀;所述缸底(32)与活塞(13)之间设有环隙(8);
使用时,所述输送油道(7)首先给中缸(101)供油,且让中缸(101)先行启动带动门架上的滑架上升,中缸(101)上行到上端极限位置时,通过所述换向截止阀给左后缸的活塞(13)底部油腔供油,同时给右后缸(102)的活塞底部油腔供油,左后缸和右后缸(102)同时上升并再次顶起门架上升达到预设高度;所述门架回落时,活塞(13)底部的液压油通过环隙(8)产生缓冲回落,所述单向阀(4)在活塞密封失效时具备泄油减小背压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四级以上门架的低延时启动和防内漏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总成(1)包括连接杆(11)、外连接钢管(12)、活塞(13)、前接头(14)、内连接钢管(15)和后接头(16);所述前接头(14)和后接头(16)均设有中心通孔;所述内连接钢管(15)的前端连接前接头(14),后端连接后接头(16),所述前接头(14)与连接杆(11)中心油道孔后端连接,所述后接头(16)与活塞(13)的中心油道孔的前端连接,所述外连接钢管(12)的前端与连接杆(11)后端外圆连接,所述外连接钢管(12)的后端与活塞(13)的前端外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四级以上门架的低延时启动和防内漏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3)为粗圆柱与细圆柱组成的两级台阶圆柱体结构,中心延轴向位置上,且在粗圆柱端设有一级圆孔(131),在细圆柱端设有二级圆孔(133),所述一级圆孔(131)与二级圆孔(133)之间设有中间圆孔(132);所述粗圆柱上设有第一环槽(137)和第二环槽(138);所述粗圆柱上设有单向阀油孔(134),所述细圆柱外圆上设有油槽(136)并延伸至粗圆柱前端面,所述油槽(136)与单向阀油孔(134)之间设有连通孔(1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四级以上门架的低延时启动和防内漏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槽(137)和第二环槽(138)上设有一道密封圈和一道支撑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四级以上门架的低延时启动和防内漏缓冲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总成(3)包括缸筒(31)和缸底(32),所述缸筒(31)为内孔经过精密加工的钢管,所述缸筒(31)一端内孔设有内管螺纹,所述内管螺纹与缸盖(2)上的外管螺纹配合;所述缸底(32)设有定位圆轴肩(321)、缓冲圆柱(322)、进油口(323)、内螺纹孔(324)、下油道(325)、侧油道(326)、主油道(327)、第一安装孔(328)和第二安装孔(329);所述定位圆轴肩(321)与所述缸筒(31)的另一端配合连接,且在连接处外圆上设有焊接坡口,所述缓冲圆柱(322)与定位圆轴肩(321)同轴连接,所述缓冲圆柱(322)内设有主油道(327);主油道(327)的垂直方向设有进油口(323),所述进油口(323)底部设有内螺纹孔(324),所述内螺纹孔(324)贯通连接下油道(325),所述下油道(325)与侧面的侧油道(326)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328)和第二安装孔(329)设于进油口(323)侧面的端面上,用于将油缸安装在门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18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装卸起重机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齿轮制动式提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