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对称型差分电容阵列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3554.5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5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梁鸿志;丁瑞雪;刘术彬;朱樟明;杨银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46 | 分类号: | H03M1/46;H03M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对称 型差分 电容 阵列 逐次 逼近 型模数 转换器 | ||
1.一种基于非对称型差分电容阵列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包括:
采样开关(11);
非对称型差分电容阵列(12),电连接所述采样开关(11);
比较器(13)、电连接所述非对称型差分电容阵列(12);
逐次逼近控制逻辑(14),电连接所述非对称型差分电容阵列(12)及所述比较器(13);
所述非对称型差分电容阵列(12)包括第一电容阵列(121)和第二电容阵列(122);其中,所述第一电容阵列(121)的电容上极板电连接所述比较器(13)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阵列(122)的电容上极板电连接所述比较器(13)的反向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容阵列(121)包括8个二进制结构的电容;所述第二电容阵列(122)包括9个二进制结构的电容。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开关(11)包括第一采样开关(K1)和第二采样开关(K2);其中,所述第一采样开关(K1)电连接所述比较器(13)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第二采样开关(K2)电连接所述比较器(13)的反向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阵列(121)和所述第二电容阵列(122)的电容下极板通过控制开关选择性电连接至参考电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端包括电源电压端(Vref)、共模电压端(Vcm)和地电压端(GND);其中,所述共模电压端(Vcm)电压值为所述电源电压端(Vref)电压值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阵列(121)包括第一电容(C10)、第二电容(C11)、第三电容(C12)、第四电容(C13)、第五电容(C14)、第六电容(C15)、第七电容(C16)以及第八电容(C17);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0)和所述第二电容(C11)的电容值均为C,所述第三电容(C12)、所述第四电容(C13)、所述第五电容(C14)、所述第六电容(C15)、所述第七电容(C16)以及所述第八电容(C17)的电容值依次为2C、4C、8C、16C、32C和64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阵列(122)包括第九电容(C20)、第十电容(C21)、第十一电容(C22)、第十二电容(C23)、第十三电容(C24)、第十四电容(C25)、第十五电容(C26)、第十六电容(C27)以及第十七电容(C28);其中,所述第九电容(C20)和所述第十电容(C21)的电容值均为C,所述第十一电容(C22)、所述第十二电容(C23)、所述第十三电容(C24)、所述第十四电容(C25)、所述第十五电容(C26)、所述第十六电容(C27)以及所述第十七电容(C28)的电容值依次为2C、4C、8C、26C、32C、64C和128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35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相频率源的制作加工方法
- 下一篇:基于多通道非均匀时延的压缩采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