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金表面掺杂以增强对半胱氨酸分子分离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3980.9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7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李猛;李爽;王勇辉;扬沙;苏桂荣;韩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29;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表 掺杂 增强 对半 胱氨酸 分子 分离 能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对金表面掺杂以增强对半胱氨酸分子分离能力的方法,步骤包括:从金体相中得到纯净的Au(532)表面,此外将Au(532)表面最上层原子替换为Ag并设该表面为Ag/Au(532)面,构建左、右手性半胱氨酸分子,对上述结构进行优化;分别将优化后的左、右手性半胱氨酸分子吸附在优化后的Au(532)面及Ag/Au(532)面上不同位置,对这些结构进行优化并找出各自最稳构型;对左、右手性半胱氨酸分子在Au(532)面吸附能及Ag/Au(532)面吸附能做差分别得到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吸附有机分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对金表面掺杂提高半胱氨酸分离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手性是生命过程的基本特征,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分子绝大多数都是手性分子。人们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具有手性,被称为手性药物。手性药物的“镜像”称为它的对映体,两者之间在药力、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别,有的甚至作用相反。L型半胱氨酸(L-cysteine)是一种利于治疗肝损伤、皮肤损伤以及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氨基酸,是制药行业中一种重要的手性有机分子,但是D型半胱氨酸(D-cysteine)会干扰细胞活动,因此分离半胱氨酸对映异构体对制药行业来说非常重要。
手性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与金属基底相互作用能自发生长,因为左、右旋对映异构体结构成镜像对称,因此其沿着不同的方向生长,在此过程中逐渐分离。此外,金属表面具有台阶和合金元素等缺陷,破坏手性分子的对称性,提高对映异构体的吸附能差别,使其脱附顺序不同,以此达到手性分离的目的。因为半胱氨酸结构特殊,与不同金属基底作用反应不同,即并非所有金属表面都适合作为半胱氨酸吸附的基底。此外同一种金属不同表面其作用不同,因此须对半胱氨酸分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结构和吸附机制有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文献Phys. Rev. Lett. 96. 056103 (2006)研究了半胱氨酸吸附在Au(17 11 9)表面上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方法,其结果发现了半胱氨酸分子在Au(17 11 9)表面上是可以进行手性识别的;文献J. Phys. Chem. C 2015, 119, 15195-15203. 讲述了半胱氨酸在掺杂了Au的Cu(531)表面设计方法,但是区分半胱氨酸能力比较有限,并不能很好的将手性半胱氨酸分子分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金表面掺杂以增强对半胱氨酸分子分离能力的方法,以解决传统纯金属基底分离手性氨基酸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通过对金表面掺杂以增强对半胱氨酸分子分离能力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从金体相中得到纯净的Au(532)表面,构建出左、右手性的半胱氨酸分子,分别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并得到总能;
(2)分别将优化后的左、右手性半胱氨酸分子吸附在优化后的Au(532)面上不同位置,对这些结构进行优化并计算总能,其中,构建左、右手性半胱氨酸分子方法如下:利用Materials Studio 软件,先构建L型半胱氨酸分子,再按照镜面对称原则构建D型半胱氨酸分子,分别将其导出;
(3)对步骤(2)所述总能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左、右手性半胱氨酸分子在Au(532)面上的最稳构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3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