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销式高安全汽车安全带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4249.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胜;杨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枞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18 | 分类号: | B60R22/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467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销式高 安全 汽车 安全带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销式高安全汽车安全带组件,包括束缚带、插扣、卡扣,所述卡扣上部设有槽口,槽口底部设有插槽,插槽两侧对称设有腰形水平通孔,通孔内安装主销件,主销件套装主弹簧,所述主销件外端设有刺钩,刺钩设置在通孔一侧的缺口内,缺口连通销杆孔,销杆孔内安装销杆,销杆外端连接横杆,所述卡扣外平面设置柱杆,柱杆一端连接卡扣外平面,其另一端贯穿横杆,所述插槽内插接插扣的插舌,插扣上端的束带孔连接束缚带;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束缚带单独调节松紧,插扣与卡扣卡接灵活,替代传统的锁接结构,另外受外力卡扣卡死插扣拉开连接件解除束缚作用,安全性能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销式高安全汽车安全带组件。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的速度很快,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而向前飞出窗外。为防止撞车时发生类似的伤害,公安部门要求小型的客车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以便发生交通事故时,安全带对人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出现二次伤害。
安全带预收紧装置当事故发生时,人向前,座椅往后,此时如果安全带过松.则后果很可能是:乘员从安全带下面滑出去:或者,人已碰到了气囊,而此时安全带由于张紧余量过大而未能及时绷紧,即未能像希望的那样先期吃掉一部分冲力,而是将全部负担都交给了气囊。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乘员严重受伤。
在发生事故时,由于碰撞部位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出现,插扣卡在卡扣内,拔不出产生卡扣失灵和失效,那么这样乘车人员就会被困在车内,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特此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汽车安全带卡扣组件,用以避免卡扣失灵和失效时,插扣拔不出来,可通过连接件来解除束缚带的束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双销式高安全汽车安全带组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销式高安全汽车安全带组件,包括束缚带、插扣、卡扣,所述卡扣上部设有槽口,槽口底部设有插槽,插槽两侧对称设有腰形水平通孔,通孔内安装主销件,主销件套装主弹簧,所述主销件外端设有刺钩,刺钩设置在通孔一侧的缺口内,缺口连通销杆孔,销杆孔内安装销杆,销杆外端连接横杆,所述卡扣外平面设置柱杆,柱杆一端连接卡扣外平面,其另一端贯穿横杆,所述插槽内插接插扣的插舌,插扣上端的束带孔连接束缚带。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销件上安装的主弹簧一端抵触在主销件中部设置的挡板,其另一端抵触通孔的腰部内。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束缚带由伸缩带、连接件、固定带组成,所述伸缩带由胸带和腰带组成,胸带和腰带的一端通过收带器固定在汽车厢体内壁,胸带和腰带的另一端设孔,孔内设塑料冒圈,冒圈套装连接件大端的销柱,销柱顶端卡冒卡接冒圈,所述连接件小端的销柱连接双层固定带端的冒圈,所述双层固定带由一条固定带穿过插扣上端的束缚带孔进行对折形成。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通孔、销杆孔的中线均设在卡扣内的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插扣由束缚带孔、手柄、插舌、齿组成,所述插扣为一体结构,其上部设束缚带孔,中部设手柄,手柄内设有方孔,其下部设插舌,插舌下端两侧对称设置齿,齿与主销件前端相配卡接。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销柱由卡冒、柱体及凹槽组成,所述卡冒为两个对称的半圆锥体组成,其下端连接柱体一端,其另一端连接连接件的主体,所述卡冒的两个对称半圆锥体中间设有凹槽,凹槽下端设在柱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枞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市枞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4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部车体构造
- 下一篇:开/关控制装置、记录介质以及开/关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