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5578.4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5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金庆美术图案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羊饲料 棕榈油 金银花 促进消化 技术效果 绿色健康 水稻秸秆 小麦秸秆 原料组成 饲料 复合酶 易吸收 重量份 山药 骨粉 白芍 百部 甘草 尿素 甘蔗 黄沙 食盐 土豆 玉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饲料。该羊饲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青稞55‑65份、玉米16‑28份、小麦秸秆11‑14份、黄沙8‑12份、骨粉17‑23份、尿素1‑3份、百部5‑7份、甘草10‑19份、白芍4‑7份、金银花1‑6份、山药3‑5份、土豆20‑25份、水稻秸秆5‑14份、甘蔗8‑11份、复合酶2‑9份、棕榈油6‑13份、食盐15‑25份。本发明提供的羊饲料促进消化,营养丰富易吸收,绿色健康,具有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羊饲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被消费者称为“绿色食品”的羊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量逐年提高。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
羊在育肥后期,较短时间内集中较多精料饲喂,让其增膘的方法为后期集中育肥,这种方法对改良羊肉品质,提高育肥羊经济效益有较明显的作用。羊在育肥后期所采用的饲料直接影响着羊肉的品质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我国的羊在饲养过程中,所采用的饲料不能满足要求,使羊的采食量小,饲料利用率低,生理反应缓慢,再加上羊舍的设施设备简陋,羊的免疫力差,易生疾病,又会由于快速增肥而在体内存积大量脂肪,瘦肉率低,降低羊养殖的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羊饲料。
本发明通过下面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羊饲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青稞55-65份、玉米16-28份、小麦秸秆11-14份、黄沙8-12份、骨粉17-23份、尿素1-3份、百部5-7份、甘草10-19份、白芍4-7份、金银花1-6份、山药3-5份、土豆20-25份、水稻秸秆5-14份、甘蔗8-11份、复合酶2-9份、棕榈油6-13份、食盐15-25份。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羊饲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青稞60份、玉米22份、小麦秸秆12份、黄沙10份、骨粉20份、尿素2份、百部6份、甘草15份、白芍5份、金银花4份、山药4份、土豆23份、水稻秸秆9份、甘蔗10份、复合酶6份、棕榈油10份、食盐20份。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羊饲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青稞55份、玉米16份、小麦秸秆11份、黄沙8份、骨粉17份、尿素1份、百部5份、甘草10份、白芍4份、金银花1份、山药3份、土豆20份、水稻秸秆5份、甘蔗8份、复合酶2份、棕榈油6份、食盐15份。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羊饲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青稞65份、玉米28份、小麦秸秆14份、黄沙12份、骨粉23份、尿素3份、百部7份、甘草19份、白芍7份、金银花6份、山药5份、土豆25份、水稻秸秆14份、甘蔗11份、复合酶9份、棕榈油13份、食盐25份。
上述羊饲料的制备方法,将各成分混合均匀后于30-40℃发酵池中发酵3-5天,冷却即得。
本发明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羊饲料促进消化,营养丰富易吸收,绿色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实施例1
所述的一种羊饲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青稞60份、玉米22份、小麦秸秆12份、黄沙10份、骨粉20份、尿素2份、百部6份、甘草15份、白芍5份、金银花4份、山药4份、土豆23份、水稻秸秆9份、甘蔗10份、复合酶6份、棕榈油10份、食盐20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金庆美术图案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金庆美术图案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5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猴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菌种混合发酵秸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