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输出特性模型修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5895.6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1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湘;韩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67 | 分类号: | G06F30/367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冯瑞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晶体管 输出 特性 模型 修正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输出特性模型修正方法,为了提供一种同一拟合常数适合于多个不同栅极电压Vgs条件下的输出特性而设计。本发明薄膜晶体管输出特性模型修正方法包括:确定适用于薄膜晶体管一组不同栅极电压Vgs条件下输出特性的同一拟合常数α;采用如下修正公式确定修正后的漏极电流,其中,Vdeff为有效漏极电压,Vdeff=VD‑Vdsat,VD为漏极电压,Vdsat为过饱和电压;Id为线性区的未加修正的漏极电流。本发明薄膜晶体管电流模型对器件特性的预测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输出特性模型修正方法。
背景技术
在薄膜晶体管工作时,若栅极电压Vgs固定,在漏极电压VD较小时,漏极电流随着漏极电压的增大线性增长,此时器件工作在线性区,如图5所示。而当漏极电压VD达到饱和电压Vdsat时,此时晶体管的漏极自由电荷密度为0,漏端的电导为0,即电流不随VD增加而增加,此时器件进入饱和区,如图4所示。当漏极电压VD超过饱和电压Vdsat时,自由电荷密度为0的点会由漏极向源极移动,在正常未夹断的沟道区内,原有模型还是适用的,但是考虑整个晶体管沟道时,由于发生夹断,沟道的长度会发生缩短,所以器件的漏极电流还是会随着漏极电压增加而缓慢增加,如图6所示,所以当器件工作在饱和区时,需要对适用于线性区的电流模型进行修正。
现有的一种修正方法:直接根据输出特性在饱和区电流依然随VD近似线性增加的特性,引入一个参数λ来对原有模型的电流进行修正,即电流被修正为
其中Vdeff=VD-Vdsat,Id即为适用于线性区的模型计算的漏极电流。此种方法简单易行,且只引入了一个参数λ。
但是,上述方法并不能完美适用于多种Vgs条件下的输出特性曲线。在进行和实验数据的拟合时,高Vgs的情况下饱和区漏极电流被低估,如图7所示。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薄膜晶体管输出特性模型修正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输出特性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在保持引入一个参数来对原有模型的电流进行修正的前提下,提高了薄膜晶体管饱和区漏极电流修正的精确度的。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薄膜晶体管输出特性模型修正方法,当薄膜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对漏极电流进行修正,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确定适用于薄膜晶体管一组不同栅极电压Vgs条件下输出特性的同一拟合常数α;
采用如下修正公式确定修正后的漏极电流,
其中,Vdeff为有效漏极电压,Vdeff=VD-Vdsat,VD为漏极电压,Vdsat为过饱和电压;
Id为适用于线性区的未加修正的漏极电流模型所求得的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但不限于: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非晶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氧化锌薄膜晶体管,有机物薄膜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58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