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磁加热机的加热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6044.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张政;刘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徽厦新能源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8 | 分类号: | B29C35/08;H05B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李莹莹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双龙路五***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磁 热机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加热机的加热板。
背景技术
电磁加热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电流,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因为是铁制容器自身发热,所以热转化率特别高,最高可达到95%是一种直接加热的方式。此外,电磁加热还具有热震荡小、加热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等众多优点。
硫化机是橡塑制品硫化成型工艺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在硫化过程中需要对制品进行加热,通常通过电磁加热机进行加热,相应的加热板的温度要求在160℃至200℃。其中,加热板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的部分产生交变电流,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的容器放置在电子线路板上面时,容器表面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的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
现有的硫化机在加热时通常使用电阻电热,其加热板的温度不均匀,达不到硫化的温度均匀性要求,在加热板的中部位置温度最高,对角线方向,特别是四个角位置温度很低,加热板上的温差通常可达20℃,无法满足更高的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磁加热机的加热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电磁加热机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隔热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内铺设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二隔热板相对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线槽,所述第二线槽内铺设有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为第一引入端,另一端为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为第二引入端,另一端为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引入端连接,还包括:
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出端外侧;
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出端外侧,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引入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接头内,所述第一接头插接在所述第二接头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连接处放置在第二接头内,再将第一接头插接在第二接头内,既实现了对连接处的保护,避免了在加热过程中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的连接处过热而影响加热功能,也实现了第一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头包括:
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输出端嵌设在所述第一套管内;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为第一过渡端,另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过渡端与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径由所述第一过渡端至所述第一连接端逐渐增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套管的一侧开设出第一开口,在使用时,可以将线圈通过第一开口嵌设到第一套管内,便于第一线圈与第一套管的安装,节省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将第一连接管设计为内径由第一连接端至第一过渡端逐渐减小的结构,便于第二接头插入第一接头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空腔沿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底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梯形的顶边位于所述第一过渡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套管垂直,且所述第一过渡端与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采用圆弧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口呈长条状,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为所述第一套管直径的60%-9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开口的宽度限制为其直径的60-90%,既有利于第一线圈的安装,也保证了将第一线圈稳定的卡在第一接头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接头包括:
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引入端嵌设在所述第二套管内;
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为第二过渡端,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过渡端与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内部为柱状的空腔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径由所述第二过渡端至所述第二连接端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徽厦新能源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宁国徽厦新能源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6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成型模具
- 下一篇:制作航空旅客座椅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