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入式瓣膜输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6045.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0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董念国;尚小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瓣膜 输送 | ||
本发明提供了介入式瓣膜输送器,包括,瓣膜支架;所述瓣膜支架为网状支架,瓣膜支架的两端均开设位置相应的销孔,瓣膜支架两端向内扣合使所述瓣膜支架呈环形,销轴插入销孔内,将瓣膜支架的两端固定;相邻两个单元格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材质为记忆合金,所述连接片的记忆形状呈螺旋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介入式瓣膜输送器,通过改进瓣膜支架结构,使得瓣膜支架可进行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式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介入式瓣膜输送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瓣膜置换只能用外科手术,需要建立体外循环行开胸以及心包切开术,将瓣膜缝到病变位置,手术风险很大而且对病人造成巨大生理和心理创伤,另外有很大比例的病人,尤其是70岁以上的患者属于外科禁忌患者,不能行外科手术,这个比例占到30%的患者。2002年,国外首次进行主动脉介入瓣膜的临床,可以不行开胸手术,直接将瓣膜通过导管释放到病变位置,病人没有任何大的痛苦,术后病人很快便可出院。而介入式瓣膜输送系统中,存在介入式瓣膜无法回收的技术难题,使得在扩张后的介入式瓣膜无法缩小而通过血管回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介入式瓣膜输送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介入式瓣膜输送器,包括,瓣膜支架;所述瓣膜支架为网状支架,瓣膜支架的两端均开设位置相应的销孔,瓣膜支架两端向内扣合使所述瓣膜支架呈环形,销轴插入销孔内,将瓣膜支架的两端固定;
相邻两个单元格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材质为记忆合金,所述连接片的记忆形状呈螺旋状。
其中,还包括,牛心包瓣膜,所述牛心包瓣膜缝合于所述瓣膜支架上,形成介入式瓣膜。
其中,所述销轴的近端开设连接孔。
其中,还包括,输送器;所述输送器包括外鞘管和推送管,推送管的远端设置气囊,所述介入式瓣膜收缩包覆依附于气囊外;所述推送管的远端设置于连接孔位置相应的凸起,所述凸起插入所述连接孔内。
其中,所述推送管的远端设置软尖头,所述软尖头表面设置环状凸起。
其中,还包括输气装置,所述输气装置与所述推送管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介入式瓣膜输送器,通过改进瓣膜支架结构,使得瓣膜支架可进行回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瓣膜支架结构示意图;箭头方向为连接片欲弯曲方向;
图2是本发明介入式瓣膜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介入式瓣膜输送器释放介入式瓣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介入式瓣膜输送器未释放介入式瓣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连接片记忆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抽出销轴时介入式瓣膜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60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单片FPGA的波束形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