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6128.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7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维德金德-克莱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4 | 分类号: | G01N35/04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器 传送 液体 容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自动分析器中的夹紧夹持器(11)来传送液体容器的装置和方法。为此,夹紧夹持器(11)具有可控制的扩张装置(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分析器的领域,并且涉及借助夹紧夹持器来传送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分析、取证、微生物学和临床诊断中的常规物质的分析器可进行多种检测反应和多种样本的分析。为了能够以自动方式进行多次检查,需要用于测量单元、反应容器和试剂液体容器的空间传送的各种自动操作装置,诸如具有夹持器功能的传送臂、传送带或可旋转传送轮和用于传送液体的装置,诸如移液装置。分析器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其通过适当的软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独立地规划和完成用于所需分析的工作步骤。
在以自动方式操作的这种分析器中使用的许多分析方法基于光学方法。基于光度(例如比浊、浊度法、荧光或发光)或辐射测量原理的测量系统特别广泛。这些方法允许定性和定量地检测液体样本中的分析物,而不必提供附加的分离步骤。临床相关参数的确定,例如分析物的浓度或活性,通常是通过患者的体液的等分试样与一种或多种试剂液体在反应容器中同时或相继地混合来实现的,由此开始生物化学反应,这导致测试制剂的光学性能发生可测量的变化。
测量结果进而通过测量系统被转发到存储单元并进行评估。随后,分析器通过诸如监视器、打印机或网络连接的输出介质向用户供应样本专用的测量值。
为了液体容器的空间传送,通常提供用于抓持、保持和释放液体容器的夹紧夹持器,所述夹紧夹持器通过柔性连接元件固定在可水平和垂直移动的传送臂上。EP-A2-2308588描述了用于在自动分析器内传送管状反应容器(试管)的装置的示例。该装置包括被动的、可弹性变形的夹持器,该夹持器具有用于力配合捕获和保持液体容器的两个夹持臂,并且该装置适于容纳放置在容纳位置的单个试管,将所述试管输送到目标位置,以及在另外的容纳位置将其放下。与主动机械夹持器相比,由于其简单的设计,并且需要最少的维护,这种被动夹紧夹持器具有相对稳健的优点。
在EP-A2-2308588中描述的具有夹紧夹持器的液体容器的输送基本上包括以下步骤:
a)水平地移动夹紧夹持器,以便在开始位置中产生夹紧夹持器和液体容器之间的夹紧连接;
b)升起夹紧夹持器,以便从开始位置移除液体容器;
c)将夹紧夹持器水平地移动到目标位置;
d)降低夹紧夹持器,以便将液体容器定位在目标位置中;以及
e)水平地移动夹紧夹持器,以便释放夹紧连接。
为了容纳,或者换句话说,在容纳位置(开始位置)中握持竖立的液体容器,夹紧夹持器通过传送臂的水平运动而侧向地移动到液体容器上,并且被压靠在液体容器上,直到夹紧夹持器使用力配合接合打开并包围液体容器。通过传送臂的向上运动,由夹紧夹持器保持的液体容器从容纳位置升起,并且现在可被输送到分析器中的任何给定的目标位置,例如输送到测量站中的容纳位置。为了放下,或者换句话说,将液体容器释放在目标位置中,液体容器首先通过传送臂的向下运动而被下降到容纳位置,并且夹紧夹持器通过传送臂的水平运动被侧向地拉动离开液体容器。以这种方式,液体容器被压靠在容纳位置的内壁上,并且在夹紧夹持器上施加力,这最终打开并释放液体容器。
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当试管被容纳和释放时,侧向按压或拉开夹持器可产生液体从试管中溅出的效果,因为在按压或拉开夹持器期间,试管首先可在容纳位置稍微倾斜,并且当夹持器快速运动打开时,试管与夹持器的行进方向相反地加速并且撞击容纳位置的内壁。分析器中的飞溅液体可导致液体体积的损失,敏感部件受损,液体飞溅到相邻的样本容器或反应容器中,因此导致测量结果的失真,并且还增加了用户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如果飞溅液体含有人体或动物体液,诸如血液或尿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6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