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机油品质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7572.0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0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尤丽艳;唐颋;陈波宁;汤洁;华炜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10 | 分类号: | F01M11/10;F01M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品质 监测控制器 发动机机油 机油传感器 在线监测系统 换油 机油液位传感器 采集 专用传感器 发动机ECU 运算逻辑 机油 传感器 实时性 劣化 油品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品质在线监测系统,其包括机油传感器和机油品质监测控制器;所述机油传感器包括机油品质传感器和机油液位传感器,所述机油品质监测控制器接收所述机油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以及与所述机油品质监测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信号连接的发动机ECU所采集的发动机基本运行信息,并对所述机油的油品信息进行处理。本系统解决了传统方法在实时性和可操作性上的难题。按照本方法布置专用传感器和机油品质监测控制器以后,通过机油品质监测控制器的运算逻辑,获得发动机机油的换油/故障情况或劣化程度,指导用户理性换油,大量节省时间和金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监测发动机机油品质的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品质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判断机油劣化程度的传统方法,是将机油样本送至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光谱分析检测和理化指标分析检测。这种方法虽然能够精确的了解机油样本的劣化情况,但是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分析周期很长,无法及时指导用户应对不良状况。
为了消除传统方法的弊端,国内外进行了许多机油劣化在线监测新技术的开发,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主动系统”与“被动系统”。
主动系统——采用的是通过传感器直接采集机油品质相关信息来评估算机油劣化度的方法,代表性案例有:US6243601B1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OilChange Interval;
被动系统——采用的是通过发动机实际工况推算机油劣化度的方法,代表性案例有:奔驰卡车的“智能保养系统”、通用汽车公司的“油液寿命系统”、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主动服务系统”。
“主动系统”受困于传感器集成化精度不高、控制模型精度差且功能单一,而“被动系统”的主要缺陷在于其策略复杂后台庞大和较差的自适应性,加之系统成本高昂等因素,两种系统都一直未能向市场推出成熟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品质在线监测系统,其能够实现对机油品质的在线实时监控,便捷、准确地对在用机油进行品质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及时提醒用户“按质换油”,对机油过度劣化带来的潜在危险实现警示和驾驶行为约束。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机油品质在线监测系统,其包括机油传感器和机油品质监测控制器;
所述机油传感器包括机油品质传感器和机油液位传感器,所述机油品质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机油的油品信息,所述机油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机油的液位;
所述机油品质监测控制器接收所述机油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以及与所述机油品质监测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信号连接的发动机ECU所采集的发动机基本运行信息,并对所述机油的油品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正确度筛选判断发动机是否更换机油,以及在更换机油时,判断是否添加了错误的机油,当添加了错误的机油时,所述机油品质监测控制器向所述发动机ECU发送警告信号并且控制仪表板显示该警告信号的警告内容;通过归一化和收敛处理判断发动机机油品质劣化程度和污染状况,并根据该发动机机油品质劣化程度准确提醒发动机更换机油;以及根据发动机机油的污染状况,当机油发生污染或者泄漏时,所述机油品质监测控制器向所述发动机ECU发送信号,使得发动机ECU限制发动机扭矩输出或者停机来保护发动机。
可选的,所述机油品质检测控制器根据该警告信号,在仪表板上显示相关警告内容。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机油的油品信息包括介电常数、密度、粘度和温度。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基本运行信息包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输出扭矩和燃油消耗量。
可选的,所述机油品质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主油道处,机油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油底壳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7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