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7693.5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6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兰;张俏燕;曹恩辉;李光义;李勤奋;王进闯;邹雨坤;麦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A01N63/02;A01P1/00;C12N1/20;C12R1/125;C12R1/07;C12R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571737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番茄 青枯病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肥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治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青枯病是由青枯病菌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维管束病害,该病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尤其是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常常能给这个地区造成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番茄的农业生产。番茄青枯病菌菌系较为复杂,寄主广泛,除对番茄造成危害外,像烟草、花生、香蕉等数百种作物也是青枯病的常见寄主作物。番茄青枯病菌传播介质广,途径多,易引起重复侵染,且存活时间长,最高可达3年。
目前,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主要有化学药剂、撒施石灰、水早轮作、抗病育种、生物防治等方式。化学药剂虽见效快,但青枯菌易产生耐药性,且大量施用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亦造成极大的污染。撒施石灰虽可减轻病害发生,但易造成土壤板结。水早轮作要求轮作年限较长,实施起来较困难。抗病育种需要较为理想的抗源材料,但目前抗源材料筛选进展缓慢。生物防治主要采用“以菌治菌”理念来有效控制青枯病害的发生,具有可利用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能够避免环境二次污染等优点,是目前防治青枯病研究与应用的热点之一。
近几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及专家在番茄青枯菌生物防治方面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生物防治方法目前大都仍处于试验阶段,进入实际生产的很少,且现处于试验阶段的菌种多为单一菌株,用于抗青枯病的复合菌群较少。另外,目前抗青枯病的功能菌种类较少,仍然需要进一步筛选并开发出品种多的抗青枯病功能菌株。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治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菌剂由复合菌群构建,其防病效果达60%以上,且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单施农药及单一功能菌,为番茄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菌剂,按照体积比由以下组分构成: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1.5份-3份、侧孢芽孢杆菌菌悬液1份和多粘芽孢杆菌菌悬液1份。
进一步地,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侧孢芽孢杆菌菌悬液和多粘芽孢杆菌菌悬液的浓度均大于1×108cfu/ml。
进一步地,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侧孢芽孢杆菌菌悬液和多粘芽孢杆菌菌悬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无菌条件下,将保存在-4℃环境下的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分别接种至TSA培养基上,28-30℃下培养48h;之后分别挑取各菌单菌落接种至TSA液体培养基中,28-30℃,200-220r/min下振荡培养24h,即得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菌悬液;镜检,确保各菌菌悬液浓度大于1×108cfu/ml。
进一步地,TSA培养基为:酪蛋白胰酶消化物15.0g,大豆粉木瓜蛋白酶消化物5.0g,氯化钠5.0g,琼脂15.0g,pH值7.3;灭菌条件为:压强0.1-0.15MPa,温度121℃,时间30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治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侧孢芽孢杆菌菌悬液和多粘芽孢杆菌菌悬液:在无菌条件下,将保存在-4℃环境下的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分别接种至TSA培养基上培养;之后分别挑取各菌单菌落接种至TSA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即得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侧孢芽孢杆菌菌悬液和多粘芽孢杆菌菌悬液;
步骤2、称量:按照体积比称量以下组分: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1.5份-3份、侧孢芽孢杆菌菌悬液1份和多粘芽孢杆菌菌悬液1份;
步骤3、混合:将称量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侧孢芽孢杆菌菌悬液和多粘芽孢杆菌菌悬液混合均匀,制备得到防治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菌剂。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侧孢芽孢杆菌菌悬液和多粘芽孢杆菌菌悬液的浓度均大于1×108cfu/ml。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和多粘芽孢杆菌在TSA培养基上的培养条件是:温度28-30℃,时间48h。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和多粘芽孢杆菌单菌落在TSA液体培养基上的培养条件是:温度28-30℃,转速200-220r/min,时间24h。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TSA培养基为:酪蛋白胰酶消化物15.0g,大豆粉木瓜蛋白酶消化物5.0g,氯化钠5.0g,琼脂15.0g,pH值7.3。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TSA培养基灭菌条件为:压强0.1-0.15MPa,温度121℃,时间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76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