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及其砌筑方法和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8389.2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彬;王杰;赵舸;赵进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1C5/44 | 分类号: | C21C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马东伟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底吹护砖 及其 砌筑 方法 冶炼 | ||
1.一种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护砖(2)和下护砖(4);
所述上护砖(2)底部有圆柱形的凸起(22),上表面至圆柱形凸起(22)的下表面中心处有直通孔(21);
所述下护砖(4)上表面的中心处开有与所述上护砖底部凸起相适应的圆柱形的凹槽(41),凹槽(41)下表面至下护砖(4)的下表面有贯通的圆孔(42);
所述上护砖(2)的凸起(22)安装于所述下护砖(4)的凹槽(41)内;
所述上护砖(2)的凸起(22)直径与下护砖(4)的凹槽(41)直径相同,凸起(22)的高度与凹槽(41)的高度相同;
所述上护砖(2)的直通孔(21)与所述下护砖(4)的圆孔(42)半径相同;所述上护砖(2)为弧形砖;
所述下护砖(4)的高度与转炉炉底的永久层高度一致,所述上护砖(2)的高度比转炉炉底的工作层高50~1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炉底位于金属炉壳(6)内,最底层为永久层(5),由方砖砌成,其上方是工作层(3),由镁碳砖按照环形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砖(2)的位置与工作层的环形的圆环相对应,即其位置可占据圆环的一块镁碳砖,也可占据圆环的两块镁碳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砖(2)及其周围的若干块保护砖均高出转炉炉底的工作层50~150mm。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底吹护砖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砌筑下护砖(4);
步骤S102,下护砖(4)砌筑结束后,将上护砖(2)与下护砖(4)对接安装;
步骤S103,上护砖(2)与下护砖(4)对接结束后,将金属定位杆(7)自上护砖直通圆孔插入,固定底吹护砖位置;
步骤S104,底吹护砖位置固定后,将金属定位杆(7)拔出;将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1)自金属炉壳(6)的开孔处由外部插入;
步骤S105,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1)的外管插入长度剩余100~200mm时,在金属炉壳(6)的开孔与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1)的缝隙处耐火泥(8);
步骤S106,将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1)的外管剩余长度插入,用耐火泥将金属炉壳(6)的开孔弥合,将金属短接件先点焊后满焊至金属炉壳;金属短接件是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的一部分,通过金属短接件实现供气元件与金属炉壳焊接;
步骤S107,金属短接件满焊结束后,将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1)的外管与底吹护砖开孔间的缝隙用电熔镁砂灌满,将缝隙弥合;
步骤S108,缝隙弥合后,将环缝式底吹供气元件(1)露出上护砖(2)的部分用金属防砸帽(9)盖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吹护砖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定位杆(7)是一端带有把手的圆管,其自由端自上护砖(2)的上端插入,由金属炉壳(6)上的开孔处穿出,把手位于上护砖(2)的上端面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吹护砖的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砌筑下护砖(4)时,下护砖(4)的圆孔(42)与金属炉壳(6)的开孔重合。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底吹护砖的冶炼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83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