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容错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8500.8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4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陈贞健;王路丰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纠错 原始处理 转换 数据请求 数据容错 数据对应 转换结果 实时性 申请 更新 保证 | ||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容错的方法及设备,本申请通过首先获取用户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获取对应的数据和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接着在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前对所述数据进行是否纠错的判断,若是,则对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实现了在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前,对需要进行纠错的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确保了对需要纠错的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的实时性,之后将纠错转换结果作为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的更新后的输入数据,进行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保证了在对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的同时,不影响所述数据对应的原始处理流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容错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数据纠错方案中,数据库使用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用户可能录入了错误的数据,按照现有的数据库中数据的纠错方法需要UPDATE(更新)数据,会带来额外的资源开销,而且不能持久;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是无法避免产生错误数据的,例如产生错误的来源是客户端编码问题,或者程序BUG(漏洞),或者中间层不兼容等,上述产生错误数据的情况会一直持续,且一次的UPDATE(更新)可能远远不够,需要持续的更新数据来进行纠错,对数据库产生额外的写数据负担;同时,由于在数据库使用过程中将数据录入后才进行纠错,导致纠错存在滞后性(滞后时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容错的方法及设备,解决对数据进行自动纠错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容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数据请求,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获取对应的数据和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在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前对所述数据进行是否纠错的判断,若是,对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将纠错转换结果作为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的更新后的输入数据,进行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前对所述数据是否进行纠错的判断之后,还包括:若否,将所述数据作为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的输入后,进行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前对所述数据进行是否纠错的判断,若是,对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将纠错转换结果作为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的更新后的输入数据,包括:通过一钩子程序在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前对所述数据进行是否纠错的判断,若是,通过所述钩子程序对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将纠错转换结果作为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的输入。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对所述数据进行是否纠错的判断,若是,对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包括:获取预设的转换规则,判断所述数据与所述转换规则是否匹配,若是,基于所述转换规则对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转换规则包括静态转换规则和动态转换规则。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当所述转换规则为静态转换规则,且所述静态转换规则包括转换前的数据和对应的转换后的数据时,基于所述转换规则对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包括:将所述数据作为所述静态转换规则中转换前的数据,将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为所述静态转换规则中对应的转换后的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当所述转换规则为动态转换规则,且所述动态转换规则包括检查函数和转换函数时,判断所述数据与所述转换规则是否匹配,若是,基于所述转换规则对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包括:基于所述检查函数判断所述数据与所述转换规则是否匹配,若是,基于所述转换函数对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若所述数据请求为数据写请求,根据所述数据写请求获取到的对应的数据包括:所述数据写请求中所携带的写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纠错转换,将纠错转换结果作为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的更新后的输入数据,包括:对所述写数据进行纠错转换,将纠错转换结果作为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的更新后的输入数据;进行所述数据的原始处理流程,包括:将所述纠错转换结果进行编码后存储入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8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维全息数据库动态构建技术系统
- 下一篇:犯罪群体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