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式双膛窑喷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9066.5 | 申请日: | 2017-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4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春;黄春进;左大武;杨跃;孟海平;王清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2 | 分类号: | F23K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9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式 双膛 窑喷 称量罐 集气管 煤粉仓 风机 气动进料装置 仓顶除尘器 转子 粉末燃料 控制方便 燃烧设备 出料端 分叉器 分流器 计量阀 进料端 进气端 输送管 阀门 分配 鼓风 排气 喷煤 串联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燃烧设备供应或分配块状或粉末燃料的气动进料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式双膛窑喷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一种气动式双膛窑喷煤装置,包括顶部设有仓顶除尘器(1)的煤粉仓(2),其特征是:还包括称量罐(3)、转子计量阀(4)、分流器(5)、分叉器(6)、风机(7)和集气管(8),煤粉仓(2)底部的出料端通过串联了阀门(21)的输送管连接称量罐(3)顶部的进料端,风机(7)的鼓风端连接集气管(8)的进气端。一种气动式双膛窑喷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a.储煤;b.称煤;c.喷煤;d.排气。本发明降低成本,控制方便,分配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燃烧设备供应或分配块状或粉末燃料的气动进料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式双膛窑喷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双膛窑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随着天然气资源的紧缺和价格的升高,为降低生产成本,以煤粉作为燃料的双膛窑喷煤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双膛窑喷煤技术如何调节喷吹煤粉量以及如何实现煤粉量的均匀分配,将是双膛窑喷煤技术应用成功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降低成本、控制方便、分配均匀的燃料进料设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式双膛窑喷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气动式双膛窑喷煤装置,包括顶部设有仓顶除尘器的煤粉仓,其特征是:还包括称量罐、转子计量阀、分流器、分叉器、风机和集气管,
煤粉仓底部的出料端通过串联了阀门的输送管连接称量罐顶部的进料端,称量罐的底部设有奇数个出料端,称量罐底部的每个出料端分别通过串联了转子计量阀的输送管连接一根喷煤主管,每根喷煤主管上都串联至少一个阀门,每根喷煤主管的进气端都和集气管的输气端连接,风机的鼓风端连接集气管的进气端,集气管还通过平衡管贯通连接称量罐的内腔,每根喷煤主管的出料端都连接一个分流器的进口,每个分流器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接一根喷煤支管的进料端,每根喷煤支管上都串联至少一个阀门,每根喷煤支管的出料端都连接一个分叉器的进口,每个分叉器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接一支喷枪;
双膛窑的每一个炉膛前分别设有一根喷煤支管,双膛窑的每一个炉膛内分别设有两支喷枪。
所述的气动式双膛窑喷煤装置,其特征是:转子计量阀为变频阀。
所述的气动式双膛窑喷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
a. 储煤:煤粉经过外部输送设备送至煤粉仓,煤粉仓的储存量根据双膛窑规格调整;
b. 称煤:煤粉仓内的煤粉经阀门落入称量罐,称量罐内煤粉的储存量与双膛窑的燃烧周期互相匹配,在双膛窑燃烧切换的时间内,煤粉落入称量罐完成称量罐的煤粉盛装;
c. 喷煤:称量罐内的煤粉经各个转子计量阀的计量后落入各根喷煤主管,风机经集气管向各根喷煤主管喷射输煤空气,输煤空气在喷煤主管内携带煤粉向前输送,经分流器分别输送至各根喷煤支管,喷煤支管内的煤粉继续由输煤空气向前输送,经分叉器分别输送至各支喷枪,喷枪喷射出煤粉后在炉膛内燃烧;
集气管通过和称量罐贯通连接的平衡管保持喷煤作业时称量罐的罐压与喷煤主管的管道压力保持平衡,保证下煤顺畅;
d. 排气:输煤气体通过仓顶除尘器实施煤、气分离后,煤粉回收至煤粉仓重复利用,气体排入外界大气,排出的气体中含煤粉浓度应达到国家标准。
所述的气动式双膛窑喷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c时:
转子计量阀的计量为变频阀变频调节,转子计量阀据炉膛内煤粉的燃烧情况即煤粉的消耗量调节转子计量阀的转速从而调节从称量罐经转子计量阀落至各根喷煤主管的煤粉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9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煤电站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及工作方法
- 下一篇:水蒸气混合燃烧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