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胚胎智能抓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9221.3 | 申请日: | 2017-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春燕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朱海江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专用 轮胎 胚胎 智能 抓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胚胎智能抓取装置,包括底座、伸缩支架、第一双向气缸、工作盘和第二双向气缸,底座上方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的顶端焊接有U形体,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蜗杆,蜗杆上方的推拉杆内部设有贯穿推拉杆的转轴,转轴上方的推拉杆内部安装有蜗轮,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工作盘,工作盘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气缸,所述工作盘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圆形柱,挤压杆的底端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部的挤压杆内侧壁上安装有弹簧。不仅提高了本发明智能抓取装置的便利程度,提高了本发明智能抓取装置的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本发明智能抓取装置抓取的牢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胎胚抓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胚胎智能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目前,大多数人的出行都会选择新能源汽车,这就对新能源汽车加工与维修行业的技术水平与工作效率有了更高的追求,然而对于新能源汽车加工与维修行业来讲,轮胎胎胚的抓取装置是最为基本的轮胎胎胚转移方式,现有的轮胎胎胚抓取装置,一般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轮胎胎胚抓取的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如今的高效工作,甚至有些轮胎胎胚的抓取装置大多都是在同一平面内完成抓取工作,当需要在三维平面内工作时,还需要借助其他设备的辅助,限制了抓取装置的使用范围,而且大大降低了抓取装置的工作效率,甚至有些轮胎胎胚的抓取装置其抓取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在抓取过程中轮胎胎胚会出现滑落现象,对于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而且给轮胎胎胚的生产和维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胚胎智能抓取装置,可以解决现有轮胎胎胚抓取装置,一般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轮胎胎胚抓取的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如今的高效工作,甚至有些轮胎胎胚的抓取装置大多都是在同一平面内完成抓取工作,当需要在三维平面内工作时,还需要借助其他设备的辅助,限制了抓取装置的使用范围,而且大大降低了抓取装置的工作效率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胚胎智能抓取装置,包括底座、伸缩支架、第一双向气缸、工作盘和第二双向气缸,所述底座上方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的顶端焊接有U形体,所述U形体的内侧通过铰接轴安装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远离U形体一端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推拉杆,推拉杆内部靠近安装腔的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上方的推拉杆内部设有贯穿推拉杆的转轴,转轴上方的推拉杆内部安装有蜗轮,且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转轴位于推拉杆外部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工作盘,所述工作盘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气缸,所述工作盘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圆形柱,圆形柱的外壁上均匀固定有三个第二连杆,且相邻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第二连杆远离圆形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位置处的工作盘底端皆设有与挤压杆相互配合的三个滑槽,且相邻滑槽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挤压杆的底端端贯穿滑槽,所述挤压杆的底端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部的挤压杆内侧壁上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挤压杆的一端安装有活动节,所述圆形柱顶端的工作盘内部固定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的顶端安装有旋转杆,且旋转杆远离旋转体的一端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盘的外壁上均匀铰接有三个旋转板,且相邻旋转板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度,所述旋转板靠近活动节一端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双向气缸,且第二双向气缸远离旋转板的一端与工作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靠近第二双向气缸一侧的底端固定有夹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支架的侧壁上倾斜安装有第一双向气缸,且第一双向气缸的顶端与安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边缘处设有均匀的固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通孔的宽度大于活动节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套的截面呈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春燕,未经潘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9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开关的分合闸机构
- 下一篇:隔离开关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