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GIC体系粉末涂料用低温超耐候抗折弯的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1044.2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褚海涛;潘建荣;刘栋亮;王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光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20 | 分类号: | C08G63/20;C08G63/199;C08G63/183;C08G63/181;C08G63/78;C09D167/02;C09D5/03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44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gic 体系 粉末涂料 低温 超耐候抗 折弯 饱和 聚酯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TGIC体系粉末涂料用低温超耐候抗折弯的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GIC体系粉末涂料用低温超耐候抗折弯的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GIC体系粉末涂料用低温超耐候抗折弯的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
4.一种TGIC体系粉末涂料用低温超耐候抗折弯的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单丁基氧化锡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到80摄氏度,然后投入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到240摄氏度保温,等物料清澈透明,酯化水的量在理论量的95%±1%,且取样测试酸值在43-47mgKOH/g后,降温到230摄氏度,抽真空缩聚,真空度为-0.095MPa,期间取样测粘度和酸值,粘度在2000-2500mpa.s,酸值在33-36mgKOH/g后,停止真空,降温到220摄氏度,加入乙基三苯基溴化磷,搅拌20min后,降温到200摄氏度,出料。
5.一种TGIC体系粉末涂料用低温超耐候抗折弯的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单丁基氧化锡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到80摄氏度,然后投入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和配方中3/4的间苯二甲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到240摄氏度保温,等物料清澈透明,酯化水的量在理论量的95%±1%,且取样测试酸值在10-14mgKOH/g后,降温到220摄氏度,再投入配方中剩余的间苯二甲酸,再升温到240摄氏度保温1-1.5小时,测酸值在43-47mgKOH/g后,降温到230摄氏度,抽真空缩聚,真空度为-0.095MPa,期间取样测粘度和酸值,粘度在2000-2500mpa.s,酸值在33-36mgKOH/g后,停止真空,降温到220摄氏度,加入乙基三苯基溴化磷,搅拌20min后,降温到200摄氏度,出料。
6.一种TGIC体系粉末涂料用低温超耐候抗折弯的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单丁基氧化锡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到80摄氏度,然后投入对苯二甲酸和配方中3/4的间苯二甲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到240摄氏度保温,等物料清澈透明,酯化水的量在理论量的95%±1%,且取样测试酸值在8-12mgKOH/g后,降温到230摄氏度,再投入剩余的间苯二甲酸和1,4-环己烷二甲酸,再升温到235摄氏度保温1-1.5小时,测酸值在43-47mgKOH/g后,降温到230摄氏度,抽真空缩聚,真空度为-0.095MPa,期间取样测粘度和酸值,粘度在2000-2500mpa.s,酸值在33-36mgKOH/g后,停止真空,降温到220摄氏度,加入乙基三苯基溴化磷,搅拌20min后,降温到200摄氏度,出料。
7.一种TGIC体系粉末涂料用低温超耐候抗折弯的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单丁基氧化锡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到80摄氏度,然后投入对苯二甲酸、配方中3/4的间苯二甲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到240摄氏度保温,等物料清澈透明,酯化水的量在理论量的95%±1%,且取样测试酸值在9-15mgKOH/g后,降温到220摄氏度,再投入剩余的间苯二甲酸和1,4-环己烷二甲酸,再升温到240摄氏度保温1-1.5小时,测酸值在43-47mgKOH/g后,降温到230摄氏度,抽真空缩聚,真空度为-0.095MPa,期间取样测粘度和酸值,粘度在2000-2500mpa.s,酸值在33-36mgKOH/g后,停止真空,降温到220摄氏度,加入乙基三苯基溴化磷,搅拌20min后,降温到200摄氏度,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光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光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10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