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用作磷光材料的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1084.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跃;丰佩川;杨阳;胡灵峰;郭亚丽;王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显华光电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7D491/048;C07D495/04;C07D471/04;C07D517/04;C07D401/0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铱配合物 制备 磷光材料 杂原子 主配体 有机光电材料 发射光波长 发光材料 发光效率 骨架结构 橙色光 发射光 波长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类用作磷光材料的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制得的铱配合物不仅发光效率高,而且发射光的波长可在大范围内调节。此类铱配合物的主配体具有相同的骨架结构,仅仅因为杂原子在主配体上的位置不同和杂原子种类不同,从而实现发射光波长从橙色光到深红光大范围的调节。此外,不同颜色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类用作磷光材料的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名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同时最具特色的是其可实现柔性显示,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新兴应用技术。此外,OLED作为平面光源,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光源质量、产品特色等方面都具有传统LED照明无法企及的优势。
发光材料是OLED器件的核心材料之一。贵金属配合物作为磷光材料能够充分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似的基于磷光材料的OLED实现了100%的内量子效率。在众多贵金属配合物,包括稀土元素配合物中,锇、钌、铼等配合物各具特色,但是铱配合物始终是研究热点和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
近年来,磷光材料逐渐取代荧光材料,成为发光材料研发的热点,以Ir(PPY)3为代表的绿光材料制成的OLED器件已经突破了20%的外量子效率并用于产业化。红色磷光的也已经应用于产业化,但是存在发光效率偏低,色纯度偏橙红色的缺点。开发高效的红色磷光材料依然是个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类用作磷光材料的铱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类用作磷光材料的铱配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的为氢、氘、取代或非取代烷基、环烷基、羟基、氨基、巯基、烯基、炔基、取代或非取代芳基、取代或非取代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胺基、硅烷基、卤素、CN、SCN、NO2、CR12R13NR14R15或CF3的任意一种;R12、R13、R14、R15各自独立的为氢、氘、取代或非取代烷基、环烷基、羟基、氨基、巯基、烯基、炔基、取代或非取代芳基、取代或非取代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胺基、硅烷基、卤素、CN、SCN、NO2或CF3的任意一种;
(L^Z)为辅助配体,为二齿配体,其与上述结构式中左侧的主配体相同或者不同;
X为O、S、Se、NR16、CR17R18、SiR19R20或GeR21R22;其中R16、R17、R18、R19、R20、R21、R22各自独立的为氢、氘、取代或非取代烷基、环烷基、羟基、氨基、巯基、烯基、炔基、取代或非取代芳基、取代或非取代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胺基、硅烷基、卤素、CN、SCN、NO2或CF3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显华光电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显华光电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1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