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识别人、动物和植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2351.2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7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风华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接触识别 生物识别 植物个体 动植物 身份识别数据库 测速 电磁波照射 反射波数据 反射波信息 互联网电脑 全天候识别 点阵 安全监控 电磁结构 动态变化 模数转换 三维立体 运动目标 资源分布 反射波 后提取 探测波 光速 比对 集群 全域 雨雪 近似 照射 数据库 海面 路口 室内 卫星 发射 分类 天气 飞机 应用 全球 | ||
1.前序部分:要求保护的发明的主题名称是“非接触识别人、动物和植物”,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提取可见光照射人脸的反射波信息表征其二维平面图像而实现身份识别,本发明与可见光人脸识别技术共有的特征是均使用在空气中接近光速传播的电磁波作为探测工具。
2.特征部分:最接近的现有可见光人脸二维平面识别技术受雨雪雾天气的干扰是实质性的,提取人脸丰富特征的可见光入射平面角和仰角是受限制的,超出一定角度不能采集到足够的特征信息,波长约为0.35μm~0.75μm的可见光提取不透明人脸的信息是其表层二维数据群,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应用0.3Hz~3000GHz频率范围包括太赫兹波、毫米波、厘米波、分米波、米波、射频波和低频波在内的单频、窄频或宽频电磁波照射人、动物和植物个体提取反射波信息以表征其体内核子、电子、质子、离子、分子、水、体液、血液、DNA、RNA、氨基酸、糖、脂肪、蛋白质、细胞、组织、器官和骨骼等宏微观三维电磁结构,本发明采集的立体数据量与人脸可见光平面数据量的差距超过100万倍,比可见光波长更长抗雨雪雾干扰能力更强的电磁波在不同观测角度不分昼夜和天气均可提取人和动植物的电磁信息应用于生物识别,区别于可见光人脸二维平面识别技术本发明的立体海量数据、抗雨雪雾干扰和无观测角度限制等先进技术特征是有相关电磁科学理论基础的;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是限定应用0.3Hz~3000GHz频率范围单频、窄频或宽频电磁波照射人、动物和植物有生命个体、无生命个体或残留骨骼后提取其反射波、散射波、折射波、吸收波或透射波以表征人、动物和植物个体三维表里电磁结构特征为个体特异性的电磁波身份识别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风华,未经刘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23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