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高效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2492.4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0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郝鹏;袁枭桀;王雨田;刘晨;王博;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板壳 变刚度 高效优化 屈曲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航空航天结构 产品研发 工艺制造 结构屈曲 曲线纤维 设计模型 纤维路径 灵敏度 推导 建模 算法 解析 承载 响应 分析 | ||
1.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高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步骤100,建立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等几何屈曲设计模型,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01,对曲线纤维铺层,基于等几何方法实现纤维路径的参数化;
步骤102,建立控制点角度与全场纤维路径的映射关系,并进行收敛性分析;
步骤103,选定设计变量,建立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等几何屈曲设计模型,得到等几何分析所需的输入数据;所述的设计变量为描述纤维路径的函数及描述纤维路径的角度;
步骤200,根据得到的等几何屈曲设计模型,进行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等几何屈曲分析,得到屈曲载荷与屈曲模态,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01,根据有限元基本理论,将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单元刚度矩阵组装成等几何屈曲设计模型的刚度矩阵K,其中,刚度矩阵K由n个单元刚度矩阵kn组成;
步骤202,对等几何屈曲设计模型进行静力分析,得到应力分布,并以此求得等几何屈曲设计的几何刚度矩阵KG,其中,几何刚度矩阵KG由n个单元的几何刚度矩阵kgn组成;
步骤203,求解屈曲分析的控制方程(K-λKG)ai=0,得到等几何屈曲设计模型的屈曲载荷与屈曲模态,其中,λ表示屈曲载荷,ai表示屈曲模态;
步骤300,根据屈曲分析控制方程(K-λKG)ai=0,推导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屈曲载荷的全解析灵敏度,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01,计算刚度矩阵K对设计变量的导数,根据求导链式法则,将刚度矩阵K对设计变量的导数转换为材料的偏轴刚度矩阵对设计变量的导数;
其中,kn表示单元刚度矩阵,Ti表示i个设计变量,numgas表示单元数,B表示应变矩阵,表示材料的偏轴刚度矩阵,w1表示等几何控制点垂直方向权函数,w2表示等几何控制点水平方向权函数,J表示雅可比矩阵;
步骤302,计算几何刚度矩阵KG对设计变量的导数,同样根据求导链式法则,将几何刚度矩阵KG对设计变量的导数转换为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应力分布矩阵对设计变量的导数;
其中,kgn表示单元的几何刚度矩阵,G表示几何刚度应变矩阵,[σ]表示应力分布矩阵,h表示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的厚度;
运用伴随法求解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平衡方程;
其中,u表示结构的受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
步骤303,将步骤300所述的屈曲分析控制方程对设计变量求导,将步骤301中刚度矩阵K对设计变量的导数与步骤302中几何刚度阵KG对设计变量的导数代入,根据下式得到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屈曲载荷的全解析灵敏度信息,并校验其正确性;
其中,d表示结构位移向量;
步骤304,根据曲率函数约束纤维变化,由下述公式推导并计算曲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全解析灵敏度;
其中,κ表示曲线纤维路径的曲率函数,θ表示结构任意位置的曲线纤维路径的角度;θx表示θ对x的一阶导数;
步骤400,采用梯度类局部优化算法,根据等几何屈曲设计模型以及全解析灵敏度信息进行曲线纤维路径优化,以屈曲载荷值作为优化目标,考虑实际工艺制造约束条件,得到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最优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高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中所述的曲线纤维铺层形式包括:线性梯度函数、高阶曲面等高线函数、高阶Bézier曲线函数、拉格朗日多项式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壳结构高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4中所述的曲率函数不超过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24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粒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