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回收方法和新能源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2803.7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4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宋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B60L58/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驰;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制动 能量 回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轮制动系统,用于在车轮制动过程将车辆动能转换为机械能和第一热能;
机械能回收系统,用于基于电池荷电状态确定电池可吸收电能,基于机械能与能量转换效率确定可转换电能,并当电池可吸收电能大于等于可转换电能时,将机械能转换为能量值等于所述可转换电能的充电电能;当电池可吸收电能小于可转换电能时,将机械能转换为能量值等于所述电池可吸收电能的充电电能及第二热能;
热传导装置,用于当电池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温度门限值时,利用第一热能对电池加热;
其中机械能回收系统,还用于将第二热能传递到热传导装置;热传导装置,还用于当电池吸收第一热能后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温度门限值时,利用第二热能对电池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能回收系统包括电机及电机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热传导装置包括蒸发吸收部件,所述蒸发吸收部件与二元混合物的循环回路连接,所述二元混合物包括制冷的第一流体和吸收性的第二流体,所述第一流体在所述蒸发吸收部件的蒸发部分被蒸发,然后在所述蒸发吸收部件的吸收部分被富含第二流体的二元混合物吸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吸收部件包括:
至少两个相对的参照表面,分别界定形成蒸发部件和吸收部件的两个区域;
所述第一流体的供给装置,在所述蒸发部件的参照表面上;
富含第二流体的二元混合物的供给装置,在所述吸收部件的参照表面上;
其中形成所述蒸发部件和所述吸收部件之一的至少一个区域是由多孔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轮制动系统包括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向机械能回收系统提供所述电池荷电状态和电池温度。
7.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车轮制动过程将车辆动能转换为机械能和第一热能;
基于电池荷电状态确定电池可吸收电能,基于机械能与能量转换效率确定可转换电能,并当电池可吸收电能大于等于可转换电能时,将机械能转换为能量值等于所述可转换电能的充电电能;当电池可吸收电能小于可转换电能时,将机械能转换为能量值等于所述电池可吸收电能的充电电能及第二热能;
当电池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温度门限值时,利用第一热能对电池加热;该方法还包括:
当电池吸收第一热能后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温度门限值时,利用第二热能对电池加热。
8.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的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28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车接地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向供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