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成像镜片组、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2965.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7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达;林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模造环型 光学 元件 成像 镜片 装置 电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成像镜片组、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包含塑胶外环部及内片状部。塑胶外环部至少位于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的一外环面。内片状部是封闭于塑胶外环部内,且内片状部形成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的一最小中心开孔。塑胶外环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平直面,各平直面与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的中心轴垂直。借此,当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被设置于成像装置中时,可使得内片状部的遮光位置不被局限于靠近透镜之处,因而有别于已知光学元件的堆叠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成像镜片组及成像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成像镜片组、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计算机等搭载有成像装置的个人化电子产品及行动通讯产品的普及,连带带动小型化镜头模块的兴起,对具有高解析度与优良成像品质的小型化镜头模块的需求也大幅攀升。
塑胶镜筒通常用于承载成像装置中的透镜及提供任意两透镜的光学间距,而塑胶镜筒的结构连带地影响成像装置的成像品质。
请参照图1,其是已知的成像装置100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成像装置100中,已知的内片状部10(例如,遮光片)位置较为固定,且其一般需被局限于邻近透镜12的位置,而内片状部10的塑胶材质可能反射从物端开孔11入射的光而产生杂散光,进而影响成像品质。
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如何设计一种可避免上述缺陷的光学元件实为一项重要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成像镜片组、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其中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中包括有塑胶外环部以及内片状部。由于内片状部是封闭于塑胶外环部内,且内片状部与塑胶外环部的两侧均相距一距离,因此当环型光学元被设置于成像镜片组中时,可避免内片状部直接抵靠透镜,因而能够减少杂光的产生并提升成像品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其包含塑胶外环部及内片状部。塑胶外环部至少位于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的一外环面。内片状部是封闭于塑胶外环部内,且内片状部形成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的一最小中心开孔。塑胶外环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平直面,各平直面与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的中心轴垂直。内片状部的一中间剖面与两侧的平直面之间的距离分别为t1、t2,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平行一中心轴的一高度为t,最小中心开孔的直径为内片状部的厚度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0.2t1/t25.0;以及借此,当二次模造环型光学元件被设置于成像镜片组中时,可使得内片状部的遮光位置不被局限于靠近透镜之处,因而有别于已知光学元件的堆叠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2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