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环保型光源漂移自动校正原子荧光光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3258.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李明章;宫博;闫京山;李金虎;王威;林建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64 |
代理公司: | 11674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东伟 |
地址: | 10001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环保 光源 漂移 自动 校正 原子 荧光 光谱仪 | ||
1.一种智能环保型光源漂移自动校正原子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光源、主控制模块、电流供应模块和检测器;其中,
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流供应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电流供应模块发送电流供应指令;
所述电流供应模块,与所述激发光源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主控制模块发送的电流供应指令为所述激发光源提供相应的供电电流;
所述激发光源,用于根据所述电流供应模块提供的供电电流,输出相应光能量的辐射光;
所述检测器,用于分时检测所述激发光源输出的辐射光的光能量,并根据检测的光能量进行调整,以实现每次检测到的光能量守恒;其中,所述调整过程在样品未测量时间段内,并重复调整过程,直到检测器检测到的光强与基准光强相等之后,再启动后续样品测量过程;
进一步包括:依次连接的样品导入模块、蒸气发生模块和气液分离模块;其中,所述气液分离模块进一步与所述原子化器连接;
所述样品导入模块,用于引入蒸气发生所需的试剂;
所述蒸气发生模块,用于通过化学反应促使被测元素生成气态组分;
所述气液分离模块,用于去除被测元素的气态组分中的水蒸气,以使去除水蒸气的被测元素的气态组分进入到所述原子化器中;
进一步包括: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且与所述蒸气发生模块连接的气路模块;
所述气路模块,用于对载气流量进行控制,以使相应流量的载气将蒸气发生模块中生成的气态组分携带至所述原子化器中;
进一步包括:原子化器和光学模块;
所述原子化器,用于将被测元素原子化,以生成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
所述光学模块,进一步用于将所述激发光源输出的辐射光聚焦在所述原子化器上,以使所述基态原子吸收所述辐射光变成激发态原子,并将所述激发态原子去活化过程中释放的荧光聚焦在所述检测器上;
所述检测器,进一步用于按调整后的检测参数检测所述激发态原子释放的荧光;
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原子化器的工作室顶端出口连通的第一排气管道,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排风系统,以及在第一排气管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捕集装置和第一吸附装置;
所述第一捕集装置,用于对所述原子化器排出的废气中的重金属蒸气进行捕集;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一捕集装置的有毒气体进行吸附;
所述第一排风系统,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气体排除室外;
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原子化器的工作室底端出口连通的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排风系统,以及在第二排气管道内且在所述原子化器的底端出口设置有风扇,在第二排气管道内从风扇到所述第二排风系统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捕集装置、第二吸附装置和净化装置;
所述风扇,用于将沉积在所述原子化器的底端出口处的废气吹进所述第二排气管道内;
所述第二捕集装置,用于对吹进所述第二排气管道内的废气中的重金属蒸气进行捕集;
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捕集装置的有毒气体进行吸附;
所述净化装置,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所述第二排风系统,用于将所述净化装置净化处理后的气体排出室外;
进一步包括:物联网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以及与外部管理终端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管理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并将操作结果反馈给所述管理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环保型光源漂移自动校正原子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具体用于分时检测所述激发光源输出的辐射光的光强,将开始测量被测元素时首次检测到的辐射光的光强作为基准光强,并将后续每次测量被测元素前检测到的辐射光的光强与所述基准光强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为不相等,则将光强变化比率发送给所述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根据该光强变化比率对电流供应模块发送电流供应调整指令;
所述电流供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流供应调整指令,调整向所述激发光源提供的供电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32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