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活塞凸出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3285.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9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华从波;戴朝辉;刘江;孟开宾;王凤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组件 显示模块 柱形孔 凸出量测量装置 发动机活塞 活塞 测量数据 圆孔 底座 第一端 缸体 缆线 读取 操作手柄 测量球头 外表面相 轴线平行 内壁面 凸出量 检测 顶面 缸孔 贴合 显示屏 相抵 测量 相通 直观 传递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活塞凸出量测量装置,其包括检测本体、检测组件以及显示模块,检测本体包括底座,底座的第一端设有操作手柄,底座的第二端设有柱形孔,柱形孔的内壁面与活塞的外表面相配合;第二端的端面用于与缸体缸孔的整个周向上的缸体顶面相贴合;第一端设有与柱形孔相通的圆孔,圆孔的轴线与柱形孔的轴线平行;检测组件设在圆孔中,检测组件具有用于与活塞的顶面相抵接的测量球头;检测组件与显示模块之间通过缆线相连,缆线将检测组件测得的测量数据传递给显示模块,显示模块上设有用于显示测量数据的显示屏。本发明的发动机活塞凸出量测量装置,其降低了其测量的活塞凸出量出现误差较大的可能性,其测量数据的读取较为直观和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凸出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性能的优劣关系到汽车的整体性能,而发动机活塞在气缸内运动时,相对于缸体顶面的凸出量是发动机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对保证发动机整体运行的平稳性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研发试制阶段或是批量生产阶段有必要分析测量发动机活塞高出缸体顶面的凸出量。同时由于在活塞连杆总成装入缸体后,活塞在缸体内是偏心布置,设计时这个偏心量虽然很小,但是反映在高速上下运动的活塞上,正确测量出活塞凸出缸体顶面的最大值尤为关键。又因为活塞凸出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压缩余隙和压缩比,压缩余隙过小,会导致在发动机运行至上止点时出现活塞撞气门的现象,严重的将损坏发动机;压缩余隙过大,会导致发动机的压缩比值减小从而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气烟度及废气排放值等。在开发一款发动机过程中,准确测量出活塞凸出量的最大值,并通过该活塞凸出量来找正活塞正确装配的偏心方向,因此活塞凸出量是必需测量的尺寸。主要目的是根据测定的活塞凸出量来找正活塞正确的偏心方向,同时选择合适分组的活塞和汽缸垫来装配在缸体上,保证与缸盖上装配的气门留有合适的压缩余隙。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使用包括百分表11和固定块12的测量检具对活塞凸出量进行检测。在测量时,将百分表11固定在固定块12上,根据所测量机型的活塞凸出高度调节百分表测量头的伸出长度并用锁紧螺钉固定好百分表11;然而手持固定块12将其底面放置在缸体顶面上,调整百分表11表盘完成校零;将测量检具水平移至活塞头部测量位置,观察百分表指针摆动,记录变化数值即为该点活塞的凸出量。通常一款机型每一个气缸活塞需测量多组数据,根据数据的大小选择出活塞最大凸出量。由于固定块12是放置在缸体顶面上,且缸体顶面上水平布置有四个气缸孔并装配有活塞,所以有效放置面积较小,这样会造成固定块12自身无法有效的固定,直接导致百分表指针与测量活塞头部之间的垂直度偏差,最终造成测量的活塞凸出量数据的误差较大。同时,读取百分表时不够直观,使得活塞凸出量的读取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凸出量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的活塞凸出量数据的误差较大,活塞凸出量的读取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活塞凸出量测量装置,其包括检测本体、检测组件以及显示模块,所述检测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第一端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底座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活塞的待测端的柱形孔,所述柱形孔的内壁面与所述活塞的外表面相配合;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用于与缸体缸孔的整个周向上的缸体顶面相贴合;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柱形孔相通的圆孔,所述圆孔的轴线与所述柱形孔的轴线平行;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圆孔中,所述检测组件具有用于与所述活塞的顶面相抵接的测量球头;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显示模块之间通过缆线相连,所述缆线将所述检测组件测得的测量数据传递给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测量数据的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3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 下一篇:通信用光电联动式端口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