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频器全功率考核试验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4045.2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6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彭勃;陈志新;黄欢;邓霆;秦灿华;任涛;钟强;王博;王飞鹏;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廖元宝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考核试验 全功率 电网 变压单元 电抗器 输入端 试验成本 输出电压 输出端 回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器全功率考核试验方法,将待测变频器的输入端与电网相连,将所述待测变频器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后回馈至同一电网或另一电网。本发明的变频器全功率考核试验方法具有试验成本低、稳定性好、损耗小等优点。本发明还相应公开了一种变频器全功率考核试验装置,包括电网、电抗器和变压单元,其中电网与待测变频器的输入端相连,待测变频器的输出端依次经电抗器和变压单元后与电网相连或其它电网相连。本发明的变频器全功率考核试验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变频器全功率考核试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压变频产业发展,高压变频器的试验验证要求也在逐渐完善,高压变频器产品功率范围宽,试验资源投入要求高,国内大部分变频器厂家基于成本的考虑,产品基本只完成出厂试验,功率考核到用户现场完成,增加了设备的不确定因素。
目前关于高压变频器全功率试验方法有如下几种:
1、电机对拖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中被试变频器的负载是通过电机对拖的方式由能馈变频器加载,并且由能馈变频器将负载能量回馈电网。该方法试验能力全面,但随着变频器功率等级的不断增加,要不断增加更大功率等级的电机与能馈变频器,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2、如图2所示,专利CN200910011321.0《一种微功耗的变流器全负载变流试验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功耗的变流器全载试验方法,该方法将变流器输入端与电网相连,变流器输出端经电抗器再与输入端相连;损耗的能量由电网补充。其控制思想是:变流器的输出基波频率英与电网频率相等;变流器输出相序与相应的输入相序相同;变流器输出电流基波的相位角与电网电压的相位角相同;通过控制变流器输出电流的大小来控制变流器的输出功率。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力损失小。此方法可解决在有限的厂内电源容量的条件下进行大型变流器出厂的全负载试验问题,并可提高变流器的全负荷通过能力,功耗只有试验功率的2-3%,解决只有在电源容量足够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变流器全载荷试验的局限性问题,但此方案存在变流器直流电压输出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变流器的本身设计、成本等因素,变频器直流侧电压往往不会有太多余量,使变频器特别是满功率情况下不足以输出比输入电网更高的电压,导致此方法无法使用;或其输出电压能勉强达到输入电压的大小,但由于没有更多的余量无法适应试验时变频器抗电网的冲击等,无法保证试验过程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试验成本低、稳定性好、损耗小的变频器全功率考核试验方法,并相应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变频器全功率考核试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频器全功率考核试验方法,将待测变频器的输入端与电网相连,将所述待测变频器的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后回馈至同一电网或另一电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调节包括对输出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
所述变频器的输出基波频率与变频器输出端连接的电网频率相等;变频器输出相序与对应的输入相序相同;变频器输出电流基波的相位角与变频器输出端连接的电网的相位角相同。
本发明还相应公开了一种变频器全功率考核试验装置,包括电网、电抗器和变压单元,其中电网与待测变频器的输入端相连,待测变频器的输出端依次经电抗器和变压单元后与电网相连或其它电网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电网与待测变频器之间串联有第一开关,所述电抗器与变压单元之间串联有第二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为断路器。
所述变压单元为变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4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