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防误脱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4740.9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9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杰;徐骏;徐耕;武学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组件 及其 防误脱 插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防误脱插头,防误脱插头的前端为插接端,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上的挂接结构钩挂配合的翘翘板结构的弹爪,插头壳体上套设有可沿前后方向或沿插头壳体的周向往复动作的支撑挡圈,支撑挡圈在往复动作的过程中具有可支撑设置在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以限制弹爪向插头壳体靠近的闭锁位,以及从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移开的解锁位,插座壳体上还设有挡设在支撑挡圈从闭锁位到解锁位的切换路径中的限位结构,仅仅需要套设一个支撑挡圈即可实现对弹爪的防误脱,便于加工,装配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防误脱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组件包括适配插接的插头和插座,通常为了保证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插接稳定性,需要插头与插座之间设置有相应的锁紧机构,常用的锁紧机构是在插头上设置有弹爪,在插座上设置与弹爪钩挂配合的挂接结构,在插头与插座插接时,弹爪被钩挂结构撑开,弹爪的前端抠住相应的挂接结构,由于弹爪具有弹性,因此抠住相应的挂接结构的弹爪产生一个压向插座的外壳体的力,从而实现对插头与插座的锁定,此时若想将插头与插座分离,则需要首先将弹爪的前端张开,才能拉动插头实现分离。将弹爪设置为在插座的外壳体上沿插座的轴向延伸的跷跷板形式,并在弹爪与插座的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向弹爪的前端施加向插座的外壳体表面靠近的作用力的弹性件,由此可实现在需要将插头与插座分离时,只需要人工按压弹爪的后端,使弹爪的前端张开,实现解锁。但是在这种按压式的解锁形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保险结构,操作人员的误操作会导致弹爪前端张开,导致插头与插座意外分离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设计一种对于这种锁闭机构进行防误解锁的保险结构尤为重要。
而在公布号为CN103996929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防误脱插头及使用该插头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置在弹爪的后端与插头的外壳之间的保险滑块,保险滑块可在插头的外壳表面前后移动,在保险滑块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弹爪的后端以防止弹爪后端下压的支撑结构,同时在插座的外壳上前后间隔设置两个锁孔,相应的在保险滑块上设置于两个锁孔插接配合的弹键,在实际使用时,前侧锁孔构成了保险滑块在移动时与弹键配合的闭锁工位,后侧的锁孔构成了保险滑块在移动时与弹键配合的解锁工位,由此可实现在弹爪与对应的挂接结构配合后,向前推动保险滑块使支撑结构夹设在插座的外壳与弹爪后端之间,插头与插座需要分离时,向后推动保险滑块使支撑结构从插座的外壳与弹爪后端之间脱离,然后即可操作弹爪,使弹爪与挂接结构分离。但是这种防误结构需要在保险滑块的后侧设置防止保险滑块脱出的尾罩,对插头本身的结构改变较大,而且保险滑块自身的结构比较复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工耗时较长,装配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组件的防误解锁结构的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连接器组件的防误脱插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是:
连接器组件,包括防误脱插头,所述防误脱插头以前端为插接端,所述防误脱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上的挂接结构钩挂配合的弹爪,所述弹爪为跷跷板结构,插头壳体上套设有可沿前后方向或沿插头壳体的周向往复动作的支撑挡圈,所述支撑挡圈在往复动作的过程中具有支撑设置在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以限制弹爪向插头壳体靠近的闭锁位,以及从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移开的解锁位,所述插座壳体上还设有挡设在支撑挡圈从闭锁位到解锁位的切换路径中的限位结构。
支撑挡圈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插头壳体上的用于限制支撑挡圈从闭锁位向后移动至解锁位的限位凸台,所述支撑挡圈为截面呈C形的弹性挡圈,所述支撑挡圈的开口的尺寸小于限位凸台的周向最大尺寸,所述支撑挡圈的开口可撑开而通过所述限位凸台。
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开口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可将支撑挡圈撑开而通过限位凸台的引导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47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