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控预应力胶合木张弦连续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4787.5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东;王文博;郭楠;姜海新;王彦军;左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2 | 分类号: | E04C3/292;E04B1/5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曹徐婷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预应力 胶合 木张弦 连续 | ||
本发明涉一种可调控预应力胶合木张弦连续梁,包括两根胶合木梁;两根胶合木梁一字型排布,两者邻近端设置在倒T形连接件上,倒T形连接件通过对接螺栓与梁顶盖板固定连接,梁顶盖板设置在两组胶合木梁连接处上端;两组胶合木梁的远离端各设置有一组端部锚具,每组端部锚具均与两组预应力筋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预应力筋的另一端依次通过丝扣拧张装置和转向承压轮与连接处锚具固定连接;连接处锚具安装在倒T形连接件上;本发明将简支梁拓展到连续梁,改善梁的受力状态,使梁的弯矩分布更均匀,能够充分利用胶合木梁的抗压强度和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从而达到增加跨度、减小变形、节省材料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张弦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控预应力胶合木张弦连续梁。
背景技术
木材料受原材料尺寸和加工工艺限制,长度一般达不到连续梁的要求,此外,木构件对接接头传递弯矩的能力较低,导致节点连接刚度不足,因此,一般的木梁大多呈简支形式,发生脆性破坏,材料强度不能被充分利用,且变形较大。
均布荷载作用下,普通胶合木简支梁在跨中截面达到弯矩最大值,从跨中到支座,外荷载产生的弯矩逐渐减小,因此,除跨中截面外,其他截面的材料强度均不能被充分利用。胶合木简支梁一般先在受拉边缺陷位置出现裂缝,最后因材料的抗拉强度不足,发生脆性破坏,此时,材料的抗压强度尚未充分发挥。
和连续梁相比,简支梁的变形要大得多,而且木材料的蠕变,会进一步增大梁的变形,影响使用;实际工程中,很多胶合木梁的截面尺寸由变形控制,材料强度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调控预应力胶合木张弦连续梁;本发明通过将简支梁拓展到连续梁,改善梁的受力状态,使梁的弯矩分布更均匀,能够充分利用胶合木梁的抗压强度和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从而达到增加跨度、减小变形、节省材料的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控预应力胶合木张弦连续梁,包括两根胶合木梁、梁顶盖板、倒T形连接件、转向承压轮、丝扣拧张装置;两根所述胶合木梁一字型排布,两者邻近端设置在所述倒T形连接件上,所述倒T形连接件通过对接螺栓与所述梁顶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梁顶盖板设置在两组所述胶合木梁连接处上端;两组所述胶合木梁的远离端各设置有一组端部锚具,每组端部锚具均与两组预应力筋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预应力筋的另一端依次通过丝扣拧张装置和转向承压轮与连接处锚具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处锚具安装在所述倒T形连接件上,所述丝扣拧张装置设置在所述胶合木梁的下端,所述转向承压轮设置在所述胶合木梁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倒T形连接件包括安装底板、安装竖板、梁侧加劲板;所述安装竖板与所述安装底板垂直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竖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的中线处,所述安装竖板与所述安装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四组梁侧加劲板,每两组所述梁侧加劲板分别与所述安装竖板和所述安装底板形成一组胶合木梁槽,所述两根胶合木梁的邻近端设置在所述胶合木梁槽内,安装底板通过对接螺栓与所述梁顶盖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竖板左右两侧分别加工有两组预应力筋槽一且所述预应力筋槽一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安转竖板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连接处锚具,设置在安装竖板前端的两组连接处锚具分别通过预应力筋与设置在所述安装竖板后端的胶合木梁的端部的端部锚具固定连接;设置在安装竖板后端的两组连接处锚具分别通过预应力筋与设置在所述安装竖板前端的胶合木梁的端部的端部锚具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47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