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小芽孢杆菌RP0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5066.6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星勇;申鸿;华人杰;秦利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21/00;C05F11/08;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小 芽孢 杆菌 rp0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RP01及其应用,该菌株具有溶解无机磷的功能,能够有效促进植物生长,经实验测定,在PKO无机磷培养基上,当菌体浓度为1×107cfu/ml时,28℃、120r/min培养7天,其发酵液溶磷含量高达129.0±11.89mg/L,表现出较高的无机磷溶解能力。可将其用于制备微生物肥料菌剂,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南方酸性土壤中农作物磷素营养,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业科技应用领域,具体涉及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RP0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904年,德国微生物学家最早提出了植物根际(rhizosphere)这个概念,指植物根周围数毫米的区域范围。植物根际是植物根系与土壤界面的一个微环境,是土壤、根系和微生物三者紧密结合的相互作用位点。根际微生物种群主要是以细菌为主,根据其对植物的作用不同,根际细菌(rhizobacteria)大体上可以分为有益细菌(2%-5%),有害细菌(8%-15%)和中性细菌(80%-90%)三大类。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PGPR)是指能自由生活于土壤中或定植于植物根际的一类可促进植物生长或抑制病原菌活动的菌群,通常指具有固氮、溶磷、解钾、分泌抗生素和产生植物激素等能力或者具有其中之一能力的有益细菌。其中,能够将土壤中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磷,这种微生物即为溶磷微生物(Phosphate solubilizingmicroorganism,PSM),包括分解有机磷化合物的有机磷细菌和能够分解无机磷化合物的无机磷细菌。
微生物肥料(microbial fertilizers)是指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为核心,导致农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的一类肥料制品。衡量微生物肥料的质量标准的核心是无害和有效原则。由于我国在微生物肥料方面的研究投入少,使我国的生物肥料产业依然处于整体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质量和应用效果不稳定的缺点,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微生物肥料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结合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1)选育优良菌种;2)不同功能菌株的组合;3)研发多功能微生物肥料;4)重点产品的研究和应用。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决定了土壤微生态系统功能的多样性。接种外源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争议问题,这主要归因于外源促生菌自身无法与土著优势微生物种群进行竞争而导致的定殖能力低下、遗传性状不稳定等。紫色土是中国典型的土壤类型,广泛覆盖于中国四川盆地。在紫色土中单一接种PGPR对植物的促生效应等已有一定研究,如固氮菌、硅酸盐细菌等。但是,大多数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对土壤或基质进行灭菌后,再开展接种PGPR对于植物的促生等效应的研究,所引种的外源性菌剂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均因生态适应性差等问题,无法与土著微生物竞争而“湮灭”,无法实现对作物的促生效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益生菌,该菌株具有溶解无机磷的功能;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短小芽孢杆菌RP01在制备微生物肥料菌剂中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RP01,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472。短小芽孢杆菌RP01属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好氧菌,菌体呈细杆状,单个细胞为0.6~0.7μm×2.0~3.0μm;孢子呈椭圆型,生长位置为中生,荚膜肥厚;菌落表面湿润透明,难以挑起,边缘整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小芽孢杆菌RP01在作为植物生长促生菌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促生菌为具有溶解无机磷功能的促生菌。
进一步,所述植物为烟草幼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范大学,未经重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5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