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染整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5650.1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邱尚淋;蔡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万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地址: | 3627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整 废水处理 系统 工艺 | ||
1.一种染整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处理单元、一级沉淀单元以及至少一组二级处理单元和二级沉淀单元,所述一级处理单元与所述一级沉淀单元相连接,所述一级沉淀单元与所述二级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二级处理单元与对应的所述二级沉淀单元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处理单元包括用于收集废水的格栅池以及用于调节废水pH至8~10的废水调节池,所述格栅池连接有一排水管道,所述格栅池与所述废水调节池相连接,所述一级沉淀单元包括混凝沉淀池,所述混凝沉淀池内添加有用于废水中污泥沉淀的混凝脱色剂,所述二级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水解酸化池、第一好氧接触氧化池、第二好氧接触氧化池以及反应缓冲池,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潜水搅拌机和弹性立体填料,所述第一好氧接触氧化池的底部和第二好氧接触氧化池的底部分别铺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第一好氧接触氧化池和第二好氧接触氧化池内分别设置有组合填料,所述二级沉淀单元包括二级沉淀池以及与所述二级沉淀池连接的逆向多元滤池,所述二级沉淀池的底部铺设有用于分离污泥的斜管,所述逆向多元滤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滤材,所述逆向多元滤池连接有一清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染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处理单元和所述二级沉淀单元均有两组,所述二级处理单元和所述二级沉淀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二级处理单元中的所述水解酸化池分别与所述混凝沉淀池连接,每组二级处理单元中的所述反应缓冲池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二级沉淀池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染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池内设置有多个格栅槽,此多个格栅槽均分成若干列平排设置在所述格栅池内,各个格栅槽之间的连通方式使得废水在所述格栅池内的流通路线为S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染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调节池的底部设置有将废水提升至所述混凝沉淀池的提升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染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好氧接触氧化池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好氧接触氧化池之间还设置有延时生化池,所述延时生化池的入水口与所述第一好氧接触氧化池相连接,所述延时生化池的溢流口与所述第二好氧接触氧化池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染整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沉淀池的底部还设置有将生物污泥回流至所述二级处理单元的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上安装有污泥回流泵。
7.一种染整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废水的收集:废水先通过排水管道进入所述格栅池内,经过所述格栅池的过滤除去废水中大部分的漂浮和悬浮杂物,使得废水中的SS(固体悬浮物)浓度降低;
(2)废水的预处理:经过收集的废水进入所述废水调节池内,根据废水的酸碱性,往所述废水调节池内加酸或加碱,调节废水的pH至8~10;
(3)废水的一级沉淀:经过预处理的废水进入所述混凝沉淀池内,加入混凝脱色剂进行废水的混凝和絮凝反应,实现废水和固体悬浮物的分离,除去废水中大部分的SS和部分色度;
(4)废水的酸化水解:经过一级沉淀的废水进入所述水解酸化池进行酸化水解,在以所述弹性立体填料为载体的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废水中的染料等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使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显著提高;
(5)废水的生化处理:经过酸化水解的废水依次进入第一好氧接触氧化池和第二好氧接触氧化池进行降解和净化,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以所述组合填料为载体的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CO2和H2O;
(6)废水的二级沉淀: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由所述反应缓冲池进入所述二级沉淀池,将废水中生化处理产生的污泥沉淀分离;
(7)废水的过滤:经过二级沉淀的废水进入所述逆向多元滤池进行净化,通过所述逆向多元滤池内的滤材进一步除去废水中的杂质和色度,最后经过过滤的废水回收入所述清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万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万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56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模块化蜂窝状污水处理池
- 下一篇:一种污水地下处理地表复耕复种成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