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火的探测救援救援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5730.7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健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1/00;B25J11/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5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探测 救援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可防火的探测救援救援机器人,属于救援机器人领域领域。
背景技术
救援机器人,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机器人,如地震救援机器人,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大地震后在地下商场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执行救援任务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配备了彩色摄像机,热成像仪和通讯系统。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本发明是一种火灾救援机器人系统,属于机器人领域。火灾救援机器人系统包括:移动车体以及传感机构和防护罩;图像声音定位器;驾驶机构;对讲器;显示器和无线控制器。在距离火灾现场的一定范围内,远程操作人员通过无线控制器,遥控移动车体向火灾现场运动,寻找和救援遇险人员。移动车体在火灾现场运动时,由图像声音定位器将采集的数据传回远程控制中心,用来确定遇险人员的确切位置,由远程操作人员遥控移动车体接近遇险人员。移动车体便于遇险人员搭乘,遇险人员可启动防护罩,防止在逃离火灾现场过程中受伤。若遇险人员有一定活动能力,可以自行驾驶移动车体,否则,仍由远程操作人员遥控移动车体使其逃离火灾现场,现有救援机器人缺少防火及救火开路装置,为救援带来不便,降低了救援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火的探测救援救援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救援机器人缺少防火及救火开路装置,为救援带来不便,降低了救援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防火的探测救援救援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机器人壳体、发动机前盖、发动机、散热孔、照明灯、检测感应装置、灭火筒、遥控感应杆、液压缸、plc控制电路装置、控制开关、救援室、钢轮、传动链、轮盖,所述机器人壳体左侧设有救援室,所述救援室与机器人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机器人壳体与发动机前盖活动连接,所述灭火筒通过液压缸与机器人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发动机前盖两侧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发动机通过电连接,所述发动机设于发动机前盖下,发动机与机器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发动机前盖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检测感应装置焊接于机器人壳体上端,所述检测感应装置与plc控制电装置通过电连接,所述灭火筒上设有遥控感应杆,所述遥控感应杆与plc电路电路装置通过电连接,所述plc控制电路装置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钢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传动链与发动机机械连接,所述钢轮与机器人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的灭火筒由蓄水箱、液压缸支撑架、监控装置、筒身、出水口组成,所述液压缸支撑架与液压缸焊接,所述筒身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筒身设于蓄水箱内与蓄水箱固定连接,所述筒身上与监控装置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壳体上设有照明灯数量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灭火筒为圆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设有液压缸数量为2根。
进一步地,所述救援室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壳体内层采中采用真空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链采用45号钢,增加强度硬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架入灭火筒,能进行灭火开路,为救援选择最佳救援道路,大大体高救援效率,适应更多救援场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防火的探测救援救援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灭火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器人壳体-1、发动机前盖-2、发动机-3、散热孔-4、照明灯-5、检测感应装置-6、灭火筒-7、遥控感应杆-8、液压缸-9、plc控制电路装置-10、控制开关-11、救援室-12、钢轮-13、传动链-14、轮盖-15、蓄水箱-701、液压缸支撑架-702、监控装置-703、筒身-704、出水口-7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健,未经黄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5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