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成结构化数据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6301.1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柯本喜;吴艳辉;李鹏;方云峰;熊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0727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成 结构 数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成结构化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中,地震勘探是以不同岩石(矿石)间的弹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规律,来分析地下介质的物性以实现找矿等目的的物理勘探方法。其中,地震勘探所获得的数据是地震数据,由于采集的地震数据是由多个地震波数据叠加后形成的数据。因此,在该地震数据中,信号较弱的地震波数据往往被信号较强的地震波数据所覆盖。
为了能够对信号较弱的地震波数据进行研究,以获得相对应的地质数据,相关技术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获取该地震数据的瞬时相位,通过分析该地震数据的瞬时相位,以实现从相位信息上对信号较弱的地震波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申请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地震数据的瞬时相位在时间轴上存在不连续的数据断点,并且瞬时相位与地震数据的相位之间存在相位差,因而造成地震波数据在数据断点上丢失地层的信息并且会导致错误的地层的层位追踪和断层的断点识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结构化数据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地震数据的瞬时相位与地震数据的相位之间存在相位差,地震波数据在数据断点上丢失地层的信息并且会导致错误的地层的层位追踪和断层的断点识别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结构化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震数据,所述地震数据是地震波接收设备接收的数据;
计算所述地震数据的瞬时振幅;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瞬时振幅生成结构化数据,所述结构化数据是在时间轴上连续的、数值在-1和1之间振荡的且同相轴与所述地震数据的同相轴一致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瞬时振幅生成结构化数据,包括:
将所述瞬时振幅的倒数和所述地震数据相乘,生成所述结构化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获得所述地震数据的瞬时振幅,包括:
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中间数据;
通过下式计算所述瞬时振幅,
其中,A(X,t)是所述瞬时振幅,D(X,t)是所述地震数据,H(X,t)是所述中间数据。
可选的,所述地震数据表示为D(X,t),其中,X=(xs,ys,xr,yr),xs是震源的横坐标,ys是所述震源的纵坐标,xr是所述地震波接收设备的横坐标,yr是所述地震波接收设备的纵坐标;
其中,当xs、ys、xr和yr四个参数中的变量的个数是n个或者常量的个数是(4-n)个时,n∈{1,2,3,4},X是n维变量。
可选的,所述地震数据是叠前数据或叠后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结构化数据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地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震数据,所述地震数据是地震波接收设备接收的数据;
瞬时振幅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地震数据的瞬时振幅;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和所述瞬时振幅生成结构化数据,所述结构化数据是在时间轴上连续、数值在-1和1之间振荡的且同相轴与所述地震数据的同相轴一致的数据。
可选的,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瞬时振幅的倒数和所述地震数据相乘,生成所述结构化数据。
可选的,所述瞬时振幅获取模块,包括:
变换子模块,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中间数据;
计算子模块,用于通过下式计算所述瞬时振幅,
其中,A(X,t)是所述瞬时振幅,D(X,t)是所述地震数据,H(X,t)是所述中间数据。
可选的,
所述地震数据表示为D(X,t),其中,X=(xs,ys,xr,yr),xs是震源的横坐标,ys是所述震源的纵坐标,xr是所述地震波接收设备的横坐标,yr是所述地震波接收设备的纵坐标;
其中,当xs、ys、xr和yr四个参数中的变量的个数是n个或者常量的个数是(4-n)个时,n∈{1,2,3,4},X是n维变量。
可选的,所述地震数据是叠前数据或叠后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6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