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留式固定架车机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6529.0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0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轶;江胜学;徐军林;董俊;邰家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留 固定 架车机 基础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留式固定架车机基础结构,包括底板和侧墙,其中侧墙与底板围成内部具有空腔的基础本体,可用于架车机设备放入其中进行大架修作业;还包括预留轨道梁,其沿轨道方向架设在基础本体上部,该预留轨道梁上部开有轨道槽,用于列车通过的钢轨及相应的扣件、轨枕均与预留轨道梁的内钢筋绑扎后,支模整体浇筑而固定在该轨道槽内。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结构优化和改进设计,将轨道、扣件与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的预留轨道梁,并与混凝土侧墙整体浇筑,使得该基础结构既可在近期预留阶段能使列车安全通过该区域,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在此区域通行及检修列车,又能够在远期使用阶段便于改造满足设备安装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留式固定架车机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建设具有不可逆性,其建设不但应满足现有城市规模,同时也应为今后城市的发展预留空间。许多城市在修建轨道交通时均为远期客流预留出更多的列车编组。在此背景下,地铁车辆段内需布置一部分预留式固定架车机区域,不但在车辆段投入使用后列车能安全通过该区域,也需在远期列车编组增加时,装入架车机设备完成列车大架修任务。
常规的架车机预留方案一般是在预留区域直接填筑路基填料及道砟,尽管其可为远期改造预留条件,也可满足近期运营时供列车安全通过,但是这种在基础内填筑路基填料方式,因为填料难以压实达到规范要求,且改造时需将路基填料、道砟等全部挖出并运离检修库,造价较高并可能对检修运营产生影响。另一种架车机预留方案是,参考柱式检修地沟的做法,在板底浇筑混凝土柱,并将轨道扣件安装于柱顶。这种方式在改造时不存在将路基填料道砟等全部挖去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中立柱与架车机基础侧壁间无法放置盖板,而侧壁近5m深,无法保证检修人员在周边作业时的安全,并且改造时需将生根于底板的混凝土柱拆除,施工难度较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预留式固定式架车机基础结构,实现既可在近期预留阶段能使列车安全通过该区域,工作人员能顺利在此区域通行及检修列车,又能够在远期使用阶段便于改造满足设备安装要求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留式固定架车机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其通过优化的结构改进设计,将轨道、扣件与混凝土梁整体浇筑的预留轨道梁,并与混凝土侧墙整体浇筑,使得该基础结构既可在近期预留阶段能使列车安全通过该区域,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在此区域通行及检修列车,又能够在远期使用阶段便于改造满足设备安装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预留式固定架车机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基础结构包括浇筑在基础底部的底板和设置在该底板外周的侧墙,其中该侧墙与所述底板围成内部具有空腔的基础本体,可用于架车机设备放入其中进行大架修作业;且
还包括预留轨道梁,其沿轨道方向架设在基础本体上部,该预留轨道梁上部开有轨道槽,用于列车通过的钢轨及相应的扣件、轨枕均与预留轨道梁的内钢筋绑扎后支模整体浇筑而固定在该轨道槽内;
以此方式,实现在近期预留期间可实现列车安全通过、在远期使用期间拆除该预留轨道梁并将架车机设备置入该基础本体内完成列车大架修任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础本体上部的预留轨道梁之间还覆盖有盖板,其用于覆盖所述基础本体的空腔,便于操作者在该区域的通行和/或检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为三块,其分别设置在两轨道梁与侧墙以及两轨道梁之间的基础本体上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留轨道梁两侧设置有台阶状轨道梁预留槽,所述盖板搭在该预留槽上而覆盖所述基础本体上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及其外周的侧墙均为混凝土浇筑形成。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预留式固定架车机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6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