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散热机座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6748.9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3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田儒彰;陈中洋;吕朝帅;刘佩;王玉红;朱妤;曹佳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18;H02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散热 机座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散热机座总成,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机座筒,机座筒上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外通风道,下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内通风道,外通风道和内通风道分别通过通风孔I与机座筒内腔连通,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上方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散热管,散热管通过通风孔II与机座筒内腔连通,各外通风道外壁上均布有多个散热筋I,各内通风道外壁上分布有多个散热筋II,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上方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散热筋III,并与散热管交替分布,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下方的外壁上分布有多个散热筋IV,各散热管下方设置有散热筋V。本发明可提高机座的散热能力,增加电机的单机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散热机座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电机作为动力源应用于工业设备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电机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这就要求机座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而传统散热筋结构机座只单方面通过增加机座表面来提高机座的散热能力,在冷却散热方面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散热机座总成,可提高机座的散热能力,增加电机的单机容量。
本发明的电机散热机座总成,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机座筒,所述机座筒上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外通风道,下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内通风道,外通风道和内通风道分别通过机座筒的壁上设有的通风孔I与机座筒内腔连通,所述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上方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散热管,所述散热管通过机座筒的壁上设有的通风孔II与机座筒内腔连通,各外通风道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等高的散热筋I,各内通风道的外壁上分布有多个呈高矮间隔设置的散热筋II,所述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上方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等高的散热筋III,并与散热管交替分布,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下方的外壁上分布有多个呈高矮间隔设置的散热筋IV,各散热管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呈高矮间隔分布的散热筋V。
进一步,所述机座筒中心高为355~560mm,所述外通风道与机座筒水平中心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内通风道与机座筒水平中心之间的夹角为35~50°。
进一步,所述通风孔I为矩形孔,其长度为150~300mm,宽度为80~200mm;所述通风孔II为圆孔,其直径为20~42mm。
进一步,所述散热管的内径为14~36mm,所述散热管下方设置有三个呈高矮间隔分布的散热筋V,其中高散热筋V为一个,高散热筋V的高度为30~60mm,矮散热筋V为两个,矮散热筋V的高度为10~30mm,且高散热筋V和矮散热筋V进风端端部距离L为50~300mm。
进一步,所述散热筋I的高度为20~40mm,散热筋II的高度为15~70mm,散热筋III的高度为50~90mm,散热筋IV的高度为20~70mm。
进一步,所述机座筒中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水平加强筋,所述水平加强筋的厚度为15~30mm,高度为50~90mm;所述机座筒底部外壁设有竖直加强筋,所述竖直加强筋的厚度为15~30mm,高度为15~50mm。
进一步,所述机座筒顶部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的孔径为φ40~60mm,厚度为20~30mm,受力厚度为20~40mm。
进一步,所述机座筒中部设有出线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机散热机座总成,通过在机座筒上设置外通风道、内通风道、散热筋、散热管以及加强筋,不仅能够扩大机座筒散热表面积,而且可增加电机内外部的热量交换,提高电机冷却能力,增加电机的单机容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6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