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行业需求的多星组网协同观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7469.4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5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侯伟;张钰珩;吕娜;王景光;周全;张锐;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驰通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4 | 代理人: | 乔双双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多源 观测 行业需求 组网 策略模型 卫星观测 需求模型 遥感卫星系统 典型应用 关联分析 观测模式 任务分析 数据获取 卫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行业需求的多星组网协同观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典型应用主题的多样化需求模型;建立多源卫星观测能力模型;建立多源卫星协同观测策略模型;根据所述多源卫星协同观测策略模型对多样化需求模型与多源卫星观测能力模型进行关联分析。根据本专利的面向行业需求的多星组网协同观测方法,提升了遥感卫星系统协同观测模式下的任务分析与数据获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行业需求的多星组网协同观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卫星遥感任务分析与数据获取,以单颗卫星、单个载荷的任务分析与数据获取为主,不同卫星的遥感任务相互孤立、不同载荷的遥感数据获取相互脱节,导致卫星遥感任务分析无法体现多源卫星的协同互补优势,遥感数据应用无法发挥多源数据的综合应用效能。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在轨遥感卫星数量越来越多,有效载荷不断丰富,针对日益丰富的业务应用需求,传统的以单星、单载荷与单纯覆盖特性约束为主要特点的卫星遥感任务分析与数据获取方式愈来愈难以适应天地一体对地观测体系发展和多样化遥感应用发展的需要。为此迫切需要面向国土、农业、海洋、测绘等多样化应用主题,针对多星、多载荷、多模式遥感卫星系统深入开展面向行业需求的多源遥感卫星协调观测方法。
因此,亟需要一种面向行业需求的多星组网协同观测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面向行业需求的多星组网协同观测方法,以提升遥感卫星系统协同观测模式下的任务分析与数据获取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面向行业需求的多星组网协同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典型应用主题的多样化需求模型;
建立多源卫星观测能力模型;
建立多源卫星协同观测策略模型;
根据所述多源卫星协同观测策略模型对多样化需求模型与多源卫星观测能力模型进行关联分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典型应用主题包括海上台风监测、海上溢油监测以及森林火灾监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立多源卫星观测能力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观测能力共性要素;
构建所述观测能力构建要素的描述模型;
确定所述描述模型的参数;
选定卫星;
对选定的卫星的模型参数进行量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观测能力共性要素包括轨道、状态、载荷视场、成像质量、响应时效性、信息获取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立多源卫星协同观测策略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协同观测策略类型;
筛选协同观测卫星及其载荷资源;
定义多源卫星及其载荷观测时序;
定义多次观测的间隔时间要求;
量化描述单词观测的特定观测条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源卫星协同观测策略包括:引导协同策略、互补协同策略、覆盖协同策略、接力协同策略、融合协同策略、多视角协同策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多源卫星协同观测策略模型对多样化需求模型与多源卫星观测能力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典型应用主题的多样化需求模型的模型参数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74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